传国玉玺整个图案的寓意是:“日照大海现双龙”,这一玉玺,是华夏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子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归汉。
只是几番辗转,彻底遗失掉了,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金陵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
继而北伐,蒙元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
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刘据接过玉玺,紧紧地握住,仿佛在感受这份重任的重量。
“呜呜呜!”嘹亮的号角,“咚咚咚!”幽远的鼓声,似乎能传遍整个长安城。
随后,一队身着华丽礼服的导引官引导刘据走向未央宫的大殿。
他们的步伐缓慢而坚定,犹如一首庄严的赞歌。
大殿内,百官齐声山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动云霄,似乎传达了汉朝臣民对刘据的敬仰与忠诚。
刘据在龙椅上坐下,接受百官的朝贺,他虽然年轻,但已具备了明智与果决的品质。
他知道,这个位置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权力,更是一份重大的责任,这个责任,他将以智慧和勇气去承担,以造福天下。
最重要的是,他有太傅呀!
他看向左下方的刘瀚,目光透露坚定,他们会像是姜子牙和姬昌一般,君臣相和谐,成为千古典范……
此时,天边云卷云舒,霞光万道,仿佛是上天对刘据登基的最好祝福。
新的一页已经翻开,一个全新的汉朝时代即将开始,而刘瀚,就是那个开启新纪元的人……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长安不远处,骊山北麓,一个地宫的小殿中,一盏盏灯,不大不小,一共14盏,火焰不高不低,不紧不慢的燃烧着。
中间是一个也两人高,直径大概是4米的丹炉,用青铜器做成的,外壁有些地方泛着红色。
有四个人,来到这地宫中了,赵兰、阿依妹、‘光头强’,还有被捆绑帮着,嘴中塞入布条的舒雨竹。
赵兰今年四十多岁了,没有那么显老,但还是有皱纹了,她早就不是初代了,没有那么久的寿命,他慢慢拿出舒雨竹口中的布。
“这一路上,真是辛苦你了,刘瀚追得够紧的,差点被他的人追上,他倒是真在乎你,把你安排到密室中了,可惜呀,你心软了。”
“你要干什么,练长顺药?”似乎猜测什么,舒雨竹眼中微微闪过恐惧,随即镇定了下来,“你都近乎永生了,要来干啥?”
“我不想眼睛一闭一睁开,百年,甚至几百年就过去了,没有意思,谁不想在这世间多玩会儿?”
赵兰说着,用手指一点点的撕下舒雨竹的那些装扮,露出里面娇嫩的肌肤,即使有暗中看过的阿依妹也是眼神充满羡慕和吃惊。
“你看看,你都四十多了吧,比我还大,过些年估计50了,可这肌肤,就跟18岁小姑娘一般,怪不得你的老情人这么喜欢你,一个女子,谁不想要这样的肌肤?”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轻轻抚摸舒雨竹的肌肤,仿佛抚摸着稀世珍宝。
“所以,这是你背叛侯爷的理由?”舒雨竹眼神越过她,看向了一旁的阿依妹。
“我只是想和他更长久的在一起,相信他会原谅我的,他不是说爱我吗?为什么我们不能永远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