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大汉永存 朕不帅 > 第181章 小人物创造大历史(第3页)

第181章 小人物创造大历史(第3页)

“传令,可逮捕这个朱安世着,朕封侯。”

<divclass="contentadv">好家伙,这一下,汉武帝是下血本了,朝廷上下,摩拳擦掌的准备拿下这个朱安世。

大家雀雀欲试,可有一个地方格外的平静,那便是兰陵侯府,

“大势将起了,至多一年,你准备好了吗?”

刘瀚看向舒雨竹,两人四目相对,对于这一天,他们显然准备很久很久了,也期待许久许久了。

舒雨竹笑了笑,“你是在问我,还是在问你自己?”

“是呀,既然要走,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无论结果如何,我不是有你吗?大势都知道,还怕啥?”

刘瀚随即转身,来到了密室中,里面有50多人,都是他的心腹,或者说锦衣卫的骨干。

“现在长安,锦衣卫有多少人?”

“只有1000人。”说话的是熊二这些年越发苍老了,不止是他,熊大和光头强这些年也越发老了,熊大已经快拿不起刀了,由他儿子熊大毛接任他的位置。

“都是精锐吧?”

“百里挑一,若不是侯爷要精锐,还有保密,咱们能拉起上万人,要加快速度吗?”

“不用,其他地方呢?”

“大概有4000人,分散各地,边疆最多,要想办法召集他们过来吗?”

“抽调精锐,分批慢慢进入长安,这路引咱们还是好弄的,记住只要1500人就够了,1500人,进入几十万人的长安,不会引起注意,加上长安本来的1000人,一共2500人,足以,兵在精不在多,多了更容易泄露。”

“是!”

“要不要提前联系太子?”

“不用,他干他的,我干我的,不用我推,他也会被逼到那个地步。”

……

在刘瀚悄悄咪咪准备的时候,长安又发生大事了,太仆公孙敬声被抓了。

西汉在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大秦的,比如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九卿,即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略微有改革,比如汉文帝时罢太尉官,其职责归属丞相,他还下诏让御史大夫成为全国最高检察官。

汉景帝把“奉常”改为“太常”;把“卫尉”改为“中大夫令”;把“廷尉”改为“大理”;“典客”改为“大行令”;“治粟内史”改为“太农令。

汉武帝时,进行了大的改革。汉武帝从根本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突出了皇权,削弱了权位过重的丞相权力,把中央官员分为外朝官、内朝官。

他用“大司马”就代替了太尉,把“太农令”改为大司农,把“大行令”改为“大鸿胪”,“郎中令”改为“光禄勋”……

但无论怎么改变,三公九卿的框架是没有变的,这12人是大汉权力除了皇帝外最大的人。

若是只是一个太仆,其实也没有多大不了的,在汉武帝手下死的三公九卿还不少,丞相都一个接着一个,问题是这公孙敬声是丞相公孙贺和卫君孺的儿子,这卫君孺可是卫子夫的亲姐姐。

当年,准确的应该是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正月戊寅的时候,当时的丞相石庆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