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脸红了,微微低下,不再说话。
同样的流程,蔡琰面向东正坐,太后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凤钗,太后接过,走到蔡琰面前,赞者为蔡琰去发钗,太后为蔡琰加凤钗,然后起身复位。
众宾也明白,这位日后再皇族的地位,可不是一般高。
随后二拜,蔡琰着深衣出来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太后,行正规拜礼。这次是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divclass="tentadv">最后是三加。
局势不是很明显吗?
辩皇子登大位,几乎板上钉钉的事,这是共识,还需要站队吗?
可是,这位的脾气杨家的确要抉择了。
今天杨彪明白了,原来父亲口中的站队,是指站士族还是站皇族。
“太后谬赞,臣女嫁给殿下,才是高攀。”
太后为蔡琰取字,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昭姬甫。”
有司奉上饭,蔡琰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
五官精致,犹如天然雕琢的宝石,无与伦比。
蔡邕虽觉得不妥,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嘴唇如樱桃般娇嫩,微微上翘的嘴角总带着一抹微笑。
笄为一种饰件,用来固定发髻,形似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
然后面向西正坐在笄者席上。
赞者为蔡琰象征性地正笄。
羡慕吧!
当然也只有羡慕的份。
蔡琰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随后回到东房,赞者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幅尽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凤冠,这是独属于蔡琰的殊荣,即使是何皇后,都没有以凤钗及笄。
长发如丝般顺滑,皮肤白皙如玉,光洁而有光泽,似乎能反射出周围一切的美丽。
其余客人就座于观礼位,宾客都落坐后主人才就座于主人位。
不仅如此,为蔡琰及笄的主宾不是哪位朝廷贵妇,而是太后!
不过蔡琰这相貌、这气质,虽不是祸国殃民,但也是大汉少有的美人。
太后(太后)来到,蔡邕上前迎接,“臣蔡邕,拜见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