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看着众人,忍不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显得很是心累。
“诸位,我尽力了。
诸位一定要记住,今后可万万不可再心存侥幸。
更不能作奸犯科。
既是我大明的官员,拿了俸禄,那在今后,就都要尽忠职守,切勿再存在侥幸心理。
我等都是大明的臣子,自当对大明忠心耿耿。
不然到了今后,倒霉的不只有自己。
还会连累家人。
到了那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后悔也晚了!”
听到胡惟庸这么说,之前还不以为意的人,用力点头。
很恭敬的出声,表示他们记住了。
定会谨遵胡相的教诲。
经此一事,许多人望向胡惟庸的目光都变了。
对于胡惟庸的态度,有着天大的转变。
尤其是那些在此之前,没有把胡惟庸这个丞相,怎么放在眼里的官员,也开始把胡惟庸当成真正的丞相了。
并有意向胡惟庸那边靠拢。
毕竟胡相已经通过他方才的举动,向众人证明了,他这个丞相是有担当的。
虽然最终的结果,也没有什么改变。
但就冲他敢为天下官员们,和盛怒之下的皇帝硬刚,甚至于不惜摘下自己的官帽进行请辞来看,就足可以令他们另眼相待,
发自内心的尊重。
谁不想跟着这样的一个人身后做事呢?
李善长这个韩国公,和胡惟庸比起来,这次就差远了。
李善长少了很多的血性。
话说,这次的事儿,可是李善长牵的头。
他们很多人,都是因为相信李善长,方才会跟着李善长做出诸多的事情来。
结果现在火烧起来了,烧到了他们自己。
李善长这个带头的人,却一下子就置身事外了!
除了昨天前去见了诚意伯刘伯温,还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又给了他们这边出了一个,不能不教而诛的主意外,直接就当了缩头乌龟。
和胡庸这个冲在前面的丞相比起来,简直是差远了。
于是很多人的心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