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个名字吧。”谢东家将手放在平坦的小腹之上。
“……孩子已经有了?”马荣惊诧问道。
惹得女人有些发笑。
少年将军并没有什么经验,不过这个善意的谎言她愿意撒。
……
……
正德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大军出城,
向南!
……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京师和大同城里百姓之间紧张的氛围不同,皇帝收到的奏报却是鞑靼占据了紫荆关之后,不再领兵向前。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当年也先一破紫荆关,激动之下,挥军两日即兵围北京。
然而朱厚照现在面对的却是按兵不动的达延汗,这一路四百里明明已经无险可守,他到底在等什么?
朝中对此亦有疑虑。
“小王子,会不会是觉得损失过重,自觉攻打京师无望,所以改了主意?”
朱厚照并不喜欢这种过于乐观的臆想,
“紫荆关一战,鞑靼必定也人困马乏,当初也先两日急行,实际上被认为是失败的做法。这个小王子,应是吸取了前人的教训。”
这样一解释,便让人觉得鞑靼所采取的措施更加合理,接下来大明也要承受更勐烈的进攻。
乾清宫里都是朝廷的重臣。
朱厚照不喜欢这种大事拿到奉天殿上去说,那么多人在讨论这件事,实际上就是没有讨论。
人数少的时候,反而观点更容易出来,决策也更加容易。
“料敌从宽,这总是没错的。正德二年的这一仗打到这个程度,总也不会虎头蛇尾。”王鏊倒是赞同皇帝的分析。
皇帝又问:“山东河南的薛、许两位都指挥使到什么位置了?”
“回陛下,两位都指挥使共领兵七万,分别抵达易州、涞水两县。”
从紫荆关向西,经易州、涞水、房山、良乡至卢沟桥,而后即可真正的威胁京师。
小王子耽搁了一些时间,所以这两处勤王之军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