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好锦织时节种田 > 16读书一(第1页)

16读书一(第1页)

小宴文

从村塾出来,李瑜才与李家瑞结伴往孙元娘的夫家赶去,这厢耽误了不少时间,到了孙元娘家中,元娘已是担心的不得了,连声说:“还以为你们路上出了什么事,急死我了。”

“叫元娘姐姐挂念,都是我的不是。”李瑜颇内疚地解释,古代没法微信联系,真是极为不便,“头一回看见村塾,觉得稀罕了些,就与我大哥逗留了一会。”

“还好知道有你大哥跟着你,早听说家瑞是懂事的,不然我可要出去寻了。”

一行人寒暄几句,孙元娘就把自己的小姑子喊了出来,与李瑜认识,随即开始量体裁衣。

孙元娘嫁的人家也姓方,只不过和方家本支血缘关系远了些。元娘的小姑子瞧着确实与孙元娘关系不大亲厚,李瑜来了这好半晌,她几乎没怎么吭气,用一种十分不信任的眼神,打量着李瑜的动作。

好在李瑜上手麻利,看着就是做熟了工的。孙元娘为着效果好,给小姑子买的红锦与当初孙三娘做嫁衣的是同样的款式,这对李瑜而言就更没有什么值得为难的地方了。

正事办完,李家瑞帮李瑜抱上红锦,两人便结伴徒步走回了方家村。走的路虽久,但李瑜一路都在与李家瑞商议如何说服李老爹,两个人兴致勃勃,竟也没觉得累。

……

方家祖宅内。

高墙围拢,黑瓦层叠。鸣凤堂外立着十余个仆妇,密切而安静地在廊下等候着,无一人交杂低语。

厅内,一容貌姣好、三十岁许的绾发贵妇扶了扶髻子簪着的玉海棠,正垂眉阅览着厚厚的账册,保养得当的纤纤玉手轻翻纸页,半晌才说:“今年庄子的收成,倒比往年要好不少。”

旁边侍立的中年婆子微微一笑,奉承道:“今年年景好,也多亏四太太持家有方。”

“与我有什么干系。”那贵妇抬起眼,思索的神情中有些堪透对方的促狭,“去年还是大嫂掌家,若非老太太写了信回来了,许她随大哥赴外任,这帐本还送不到我手上呢。”

正交谈着,窗下有个丫鬟惊喜地叫了一声:“咦?寓哥儿回来了。”

贵妇手中动作一顿,面上笑意先浮又敛。待得打帘儿的丫鬟支起门来,贵妇已是一片肃容。

方远寓俯首行礼,极恭谨地道了一声,“母亲。”

座上正是方远寓的母亲,方家长房的二媳妇连氏,因她丈夫在族中行四,仆妇们都称她四太太。方家的宗妇是长子长媳,但因着方大爷赴任,大老太太怕儿子在外做官,身边没个掌得住事的女人,便叫大儿媳妇带上养在老家的子女,一并随去了。是以,原本住在青州府城陪丈夫做生意的连氏,则得到了打理宗族大小庶务的管家权,遂从青州府与儿子一并返乡来。

“不是叫你去村塾里,多见闻些真正世情,怎么这么快便回来了?”

“是见了些稀罕事,所以才回来禀与母亲知晓。”

方远寓一五一十将村塾中遇到李瑜的事说了,“依律,拐卖人口须杖一百,流三千。这般聪慧幼女,必是大家出身,沦落村里实在可怜。儿子瞧着,那家人贫苦愚笨,竟连读书之贵都不了解,倒要那小娘子去说服。儿子见之不忍,想救一救那女孩。”

连氏起初听得认真,到后面不觉有些发笑。自家这儿子,读书虽有些天赋,异于常人,可论人情世故,倒丝毫不见比同龄男孩有什么长处。难怪公爹坚持不许他再去考举,必要他回乡沉心再历练一阵子。

不过连氏并不直接打击儿子,问他道:“你想怎么救那女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