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随着黄昏到来,天色将暗。
傍晚意味着息兵,息兵意味着等待黎明。
急于在夜晚到来前取胜的应该是黄台吉,而不是他。
虽然这片战场离盛京近而离西安远。
但在他身后,是苍莽无边的兴安岭。
刘承宗能保证,任何时间,兴安岭都不会飞起来压死他。
而黄台吉身后,可是摩拳擦掌的关宁军。
没有人能说准他们这些混乱年代边军的精神状态,更没有谁能预测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所以两翼?
没消息就是好消息,打乱了说明拖住了。
刘狮子心态越打越好。
等到天黑,两军撤兵还营,元帅军这边士气不会有什么变化。
而崇德皇帝就得接受内心的拷问了,羞愧到大耳刮子抽自己:六万打不过三万是怎么回事?
刘承宗的注意力只放在中军,眼看着左翼在收缩,右翼被缠住,只剩下非常厚实的中军阵线,拼上去汉军、蒙古两道,结果却没将宗室、辽阳二营的车垒打穿,反倒被高应登派马队冲出去跳荡一阵。
而后方第三道防线的敌军,没有出击。
他就能感觉到,敌军主帅的战意在动摇。
在血肉模糊之后,没有人能对一面巍然不动的墙壁一直挥拳。
现在,离发动最猛烈的冲击只欠一个契机,契机就是左中右三军任意一面,打破均衡的瞬间。
不论是素巴第的漠北军退败,还是左光先、唐通的一旅援游二营顶不住,亦或是他们对面的敌军撑不住,对刘承宗来说,都是奠定胜局的机会。
因为黄台吉在中军的一二字阵,前两道防线已经不堪一击。
虽然遭受进攻杀伤之后,兵力虽然没有减少多少,军阵也仍旧在那摆着,端火器跟宗人营对射。
但刘狮子很清楚那都是假象,结阵进攻都能被第一旅的马队打出去撵走,他们心中焉能不怕?
那等第一旅真正发起进攻呢?
防守,防个屁!
第一旅跑过去要多久,就能多久冲翻他们。
刘承宗只求黄台吉中军第三道阵线的八旗军阵动。
别管是支援侧翼,还是扩大侧翼优势,亦或是再来一次像支援右翼那样的内线调动。
只要阵动,就是第一旅发起总攻,裹挟其一二道防线,从中间击溃敌军的契机。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刘承宗的中军收到了一连串的报告。
“报!敌左前向中军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