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先锋和野生汽车专家对手持探头进行了改装,配备了绝缘手柄,头部安装了弹簧片。
这些改造都很顺利,唯一麻烦的就是电池。
这年代新乡电池厂已经能够大规模制造蓄电瓶了,前门机务段的电瓶大部分来自那里。
但是蓄电瓶使用麻烦不说,需要经过三冲两放,启动电流太低了,只有50A。
无论是示波器还是超声波发射器都是耗电大户。
宗先锋计算过,要想让探伤器正常工作,至少需要五十个蓄电瓶并联在一起,重量赶得上后世新能源车的电池板了,很明显不具备实用价值。
“我记得有一种电池的启动电流比较高,不过目前没有大规模生产。”
整备车间的老章得知此事后,通过自己在东北的朋友,打探了一番,得出了一个不太理想的结果。
现在确实有一种碱性镉镍蓄电池可以提供高启动电流,这玩意只有火炬厂可以生产。
李爱国听到火炬厂这个名字,也意识到事情难办了。
火炬厂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军工电池生产厂家,主要生产坦克专用铅酸蓄电池,航空专用铅酸电池,还生产了深潜器用蓄电池。
与其说是一家电池厂,还不如说是军工科研单位。
“齐教授是哈飞的人,应该跟火炬厂有联系,先找他打听一下。”
中午吃了饭,李爱国来到了116工程车间,却得知了一个令他没想到的结果,齐教授请假了。
“这个老齐,怎么在关键时刻不见了踪影。”野生汽车专家有些郁闷。
宗先锋说道:“昨天晚上齐教授跟我打听了超声波探伤器昨天的检测细节,他不会是有什么想法吧?”
此话一出,工作室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了。
“不能够,齐教授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大家伙别多想,继续工作吧。”李爱国了解齐教授。
这种人能够十年如一日的隐姓埋名工作,思想觉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更何况,超声波探伤器真正的核心技术只掌握在李爱国自己手里。
只是齐教授去哪里了?
此时他正进到了航空总局大领导的办公室内。
大领导看到齐教授进来,手里拿着份材料,面带笑容,就知道肯定有好消息,于是放下手中的事情:“齐教授,看你这样子,是有什么好消息吧,武装直升机的装配完成了?”
齐教授也没多说,把材料往大领导的手边一递:“前门机务段那边新搞出一种设备,可以检测铁轨内部的缝隙和暗伤。”
“铁轨。是金属材料,难道说这玩意也能检测航空金属材料?”
“我正是这样想的,所以特意来跟您汇报。这上面是昨天刚进行的一场检测,我了解了全部”
大领导一听大喜过望,一把拿过齐教授手中的材料,仔细翻开看。
上面虽然没有具体的技术细节,但是可以确定超声波探伤器确实能检测铁轨。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