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风陵渡 > 90100(第6页)

90100(第6页)

乌兰徵意识到自己可能猜错了,她心里的事也许不是和她皇兄有关,而是和晔儿有关。

“晔儿还没记事呢。”乌兰徵猜了猜,温声安慰她,“抱回来养两天,他便知道你才是他的阿娘了。”

他有意唤了一个词,不想再让明绰想到晔儿的第一声“额珂”可能是叫的泰赤哈氏。

明绰听出来他的意思了,转过脸来看着他,眼里的情绪复杂得难以言喻。

乌兰徵想体贴的时候真的很体贴,他今晚太好了,好得让她心里都有些发着颤的疼。也许那些承诺不过是他一时昏了头,等他们回到长安又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无数明里暗里的阻碍她的力量——即使明绰心里很清楚这样的可能性,她还是忍不住在这个夜晚为了他的真心融化。

从她一出生开始,那道门便对她关上了。她的太父用“东乡公主”的封号,牢牢地锁死了那扇门,她的母后用了十五年,撞得头破血流,却始终没能够撞开那道锁。那时候她还不懂,但现在,乌兰徵给她打开了一条缝。

她竟然在此时想起了很久以前段知妘说的话,通过美色和情爱获得权力没什么。她必须用尽手里的一切去抢,利用一切能利用的,也舍弃一切能舍弃的。

哪怕是晔儿。

“陛下,”她终于下定了这个数月来都无法下定的决心,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丝微笑,“我一直在想,其实我们也不必着急回长安。”

乌兰徵眉毛高高一挑,惊异地看着她。

明绰放下了手里的食物:“拔拔兀舒骨未除,何不干脆驻军在洛阳呢?洛阳是通衢要道,中原粮仓,若大军在洛阳周边屯田落户,也可以解决陛下来日征漠北的粮草问题。”

乌兰徵有些怀疑地眯起眼睛,打量了她两下:“这是方千绪的主意吧?”

“是我的主意。”一直在心里犹豫的念头一旦说了出来,就说得很顺了。明绰有条不紊地跟乌兰徵讲道理,“陛下有横扫天下的雄心自然是好事,但雅隆的蛮人仗着地势天险,向好不好打,我大雍也是吃过亏的。陛下也说了,大燕的版图已经横跨九州,这就足够大了,殊不知其中还有多少地方豪强,并未对大燕心悦诚服?”

乌兰徵没作声,但神情已经是被说动的样子。天水、京兆等地都有汉人世家盘踞,兵卒、税收、徭役,什么都征不上来,连地方官员都是他们自己任命的,半点不向长安汇报。在洛阳附近的河东,更是聚集着以杨、郑两族为首的势力,他们先被乌兰郁弗征服,又被拔拔真割去,如今再回到大燕手中,实际上他们谁也不服。

明绰慢条斯理地撕了手中一块已经烧成肉干的牛肉,喂到了乌兰徵嘴边:“从前他们只是肘腋之患,陛下要先处理东西叛乱……可如今叛乱都平了,这些人无法无天的日子,也该到头了吧?”

乌兰徵衔了肉,默不作声地嚼。那肉已经烤得太老了,他很是嚼了一会儿。但他的心思根本不在嘴里吃什么上头,只是琢磨着明绰的话,像一匹嚼着干草的老马。

“你的意思是,”乌兰徵松动了,“迁都洛阳?”

“迁都怕是有些太劳民伤财了。”明绰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但洛阳是中原腹地,同样是汉人的古都,陛下若常驻于此,不如设东西两都,名正言顺,做西海人与汉人的王。”

乌兰徵闻言就是一哂。皇后又开始给他灌迷魂汤了,说明这个事背后她还有自己的小心思。其实这也不难猜,迁到洛阳自然对皇后大大有益。天子跟皇后一起留在洛阳,实际的朝廷中心必然会转移到洛阳。可皇后又要他设立两都,不废长安,那就是为了筛选她要的人到洛阳,不要的人留长安。

远离了西海王公们的掣肘,他刚刚许下的直发圣旨之权才有分量得多。

乌兰徵定定地看着明绰,终于知道她这段日子到底在琢磨什么事情琢磨得这么痛苦了,也知道为什么,最近一提到晔儿她就那样敏感,反过来先指责他心里想不到孩子。

泰赤哈氏背后是步察巴合。先不说西海王公们若是意识到皇后有意把他们都丢在长安,在洛阳另起炉灶,会不会从中作梗。就算没人敢拦,从长安到洛阳的路,就算是将士们也要走二十多天,一路的颠簸辛苦,他们大人都很遭罪,晔儿还这么小,他经受得起吗?

民间逃难都知道,三岁以下的婴儿不要带着上路,活不成的。

“你想好了?”乌兰徵最后只问了她一句。

明绰狠狠忍了一下才克制住眼泪滚出来。她要怎么去回答这个问题?乌兰徵是要她笃定地说出口,没错,她为了自己的权势,要把亲生的儿子丢下了?

她不说话,乌兰徵就也皱着眉。明绰的指责是出于她自己的心虚,其实乌兰徵也很想孩子——好吧,他自认比不上做母亲的,所以一直没有跟明绰顶过嘴。但一想到他还要不知道多久才能见到晔儿,他心里就非常不悦。

“我直到七岁才见到了阿耶。”乌兰徵突然说,“普达惹大可敦以前不让他见我。”

“我知道……”

乌兰徵看着她:“晔儿还没出生的时候我就跟自己发誓,我绝不会让他和我小时候一样。”

明绰便不说了,低着头,只是流泪。乌兰徵看着她哭,又不忍心再说什么,把她搂进了怀里。明绰伏在他肩头,咬紧下唇,但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落,

沾湿了他的脖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