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法子是姜榆想的,各位夫人也是姜榆请来的,大家抢着认领,乐意出资修路扩路,有自己的私心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看在镇北王王府的面子上。
现在姜榆把这重要的事情交给她,这对彭家来说就是现成的功劳。
所以这一礼意义不同。
姜榆看了银珠一眼,银珠会意,过去扶起了彭夫人。
彭夫人接下了修路的任务,其实最后落实还得靠彭大人。
姜榆只提了两个意见,就是修路的账目要透明,修路时最好请附近村子里的汉子来做工,工钱每十日一发。
彼时有人仆妇来报,说燕忱回府了。
姜榆又跟大家寒暄了几句,这才回了主院。
客人由汪氏这个儿媳照应,大家也不会挑理。
各位官眷认领一条路的消息很快传开。
彭大人更是大赞,觉得这种以功代赈的法子妙极了。
连夜给京中写了奏折,他觉得这个法子可以在大安朝全面推广。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三月初。
姜榆看着京城再一次给她送来的奖赏,心里莫名的有一股火气。
她家大暑还是代替她去京城。
她觉得皇家吃相很难看,让人恶心。
一个月前,燕忱和大暑都知道了她预备生完孩子就回京城的决定。
燕忱知道她不意外,回府后自己也坦白了。
而大暑是收到了霍景湛的来信,才明白他娘为何突然就反常了。
大暑郑重的来到主院,把他要代替姜榆去京城的决定说了。
姜榆当然不同意。
别说姜榆了,就是燕忱也强烈反对。
而大暑的一番铿锵沉稳的结论让两个人不得不无奈改变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