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随即任小天又问道:“朱高煦是一人前往还是带上了其他人?”
之所以这么问,任小天其实也是出于对朱高煦的担心。
诚然,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贡献甚多。
但他还是更长于战场拼杀,而非大局的谋划。
任小天真怕他突然热血上脑,不管不顾的杀到倭国的腹地。
就算他能够全身而退,带去的明军也会损失惨重。
朱厚熜连连摇头:“汉王并非孤身前往,实际上他让朕下了几道圣旨。
从各地征调了几名将军一同出发的。”
任小天愣了一下问道:“他都叫上了谁?”
朱厚熜掰着手指算了一下:“待朕想想。。
嗯,有戚继光、俞大猷、谭纶、刘显。。。”
任小天抬手打断了朱厚熜的话:“好了好了,我明白了。
高煦这家伙还真是学聪明了啊。”
刘询不解的问道:“先生这话什么意思?”
任小天笑着解释道:“高煦带去的都是在明朝抗倭战争中战功赫赫的将军。
尤其是戚继光将军,那可是倭国人的大克星。
他自创的鸳鸯阵把倭国人杀的哭爹喊娘。
在闽地抗倭时将当地的倭寇一扫而空。
高煦把戚继光将军带去,那我就放心多了。”
刘询听的连连点头。
不料赵煦再次说道:“远渡重洋作战和在华夏本土作战不一样啊。
或许戚继光只是因为熟悉当地的地形,这才能剿灭倭寇。
但倭国地势他并不熟悉,恐怕打起仗来也不会那么轻松吧?”
任小天微微摇头:“那你可是小看了戚继光将军了。
他最擅长的就是变通,绝不是那种只会用一种战术的死板之人。
我相信到了倭国他也能够因地制宜,想出克制倭国人的办法来。
更何况高煦他们还有火炮加持,对付倭国人就更加容易了。”
赵煦疑惑道:“先生为何说的如此言辞凿凿?”
“我这可不是瞎说,事实上在扫清倭寇威胁之后戚继光将军还曾进去往北境驻防。
而那时面对的敌人是与倭寇完全不同的蒙古朵颜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