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和房玄龄都是点了点头,这是肯定的,自家没有别家有,不能买不能借的,那就只能抢咯。
李世民说的都在理,也很有这个可能。
不过,如今大唐强大了。
吐蕃那等贫瘠之地,真的会有这么大的野心,这么大的布局吗
或许,对方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朝拜天可汗,以及和亲呢
故此,朕倒是觉得吐蕃主动派遣了使臣前来朝拜,便是存了狼子野心,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增强国力!而且是在不发动战争的情况下,增强国力!
吐蕃此番更有可能是想要在大唐寻找如何种地、冶铁、兴修水利的各种知识!
学习大唐是如何很快强大起来的,学习大唐又是如何治国理政的,学习大唐又是如何民富国强的。
只要是学会了,拿回去用,必然能够改善他们那贫瘠的先天之不足。
李世民说出这些话来的时候,也是斩金截铁,不容置疑。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他不过是结合了陈平安所写史册,再加上,这三年来,接受陈平安的那些信息的狂轰乱炸,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如今,吐蕃要是再一次和亲
不可能。
大唐岂会把自家的公主嫁过去,过着贫苦的生活,跟着一起受苦受累。
结果,吐蕃得了好处之后,却不感恩,还要攻打陇右之地!
这岂不是养虎为患嘛。
李世民根本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杜如晦和房玄龄这会儿手都有点抖,不是激动的,是吓的!虽说他们对于大唐的将军很自信,对于大唐的军士也很自信,从不害怕任何敌人。
但是谁乐意用自己的养分滋养一个敌人出来啊
他们也是没有想到,仅仅是吐蕃派遣来使臣,其后会有这么大的影响。
关键是,李世民这般态度,也是多少有一些出乎他们的意料。
可如今吐蕃这就是要这么干啊,这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交情,都是利益往来!
真要是如此,那还有睦邻友好之番邦吗
大唐如今乃是天朝上国、礼仪之邦,真就要这么无端猜测对方一个朝拜是否还有阴谋
是不是,有一些过了
先是害怕,觉得养虎为患,可是然后却又觉得是不是过度猜疑,陛下的疑心病太重了。
出现这么一个情况,其实也是情有可原。
李世民毕竟是看到了史册,直到吐蕃后来的一系列动作。
更看到了后来的唐朝连番征战吐蕃,并不是想要开疆扩土,而是一直在防御。
贞观十二年,松州,吐蕃入寇,唐军奇袭取胜,吐蕃遣使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