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自在,快活自得。
而作为人王,每天要处理大量政事,稍微负责任的,看到自己施政没做好,还十分影响道心,可能形成心结之类的大麻烦。
修为可能直接卡住!
比如商寿的二儿子殷洪。
殷洪虽然占据人皇正统大位、囊括东荒一域,并得到西秦、晋地、北鲁、南周、吴国等多个人王效忠。
气运已经是洪荒少有的。
但每天辛辛苦苦处理政事,那真是好处少,屁事多,压力大。
道心不仅没有得到磨砺,反而因为时局恶化,众生怨恨,被折磨得心神疲惫不堪,自身修为境界竟然没有一点突破,摇摇欲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人皇非一般生灵可以担任,能做好的三皇五帝、大鲧、大禹、大启圣皇明君能有几个?
不过坐了三万年,这位人皇就开始喊“受不了”,果断退位,选择前往外域修行悟道(疗养身心),把摊子丢给了儿子。
能力、魄力、情商等不足者,真不如不做人皇,安心修仙。
否则,做的不好,自己无法享受好处,众生反噬的罪业、怨气都是大恐怖!
在这种情况下,洪荒的人皇、人王在位时间,再一次大步缩短。
历代秦王虽然积极进取,基本一万年就会退位。
上位前,他们大多是真仙、玄仙等修为。
在位一万年,得到秦王果位护持,有充足的资源和指点,快速突破到玄仙、金仙境,已经是王位加持的极限,除非地盘大大扩张。
否则再坐下去,自己累死累活,自身修为晋升还比隐修慢,并阻碍了儿子、孙子的金仙道路。
从收益来说,完全不值得。
因此,在位一万年,舍弃人王果位权柄,前往骊山潜修,才是最佳选择。
久在樊笼里,一朝返自然,人王退位,有了更高的道途和希望。
而下一代公子,也有了成就金仙的助力。
不出意外,这一代的秦王也会在位一万年,然后退位给儿子,自己前往骊山隐修。
面对新王的诘问。
管仲摇头道:“这一代晋王的确是与皇室不合,但对皇室反而是北荒诸侯最忠心的。黄家数代忠贞,与人皇代代联姻,两族血脉几乎不分你我,遭遇外敌时,必然联合对敌。”
秦王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
管仲趁热打铁道:“当此之际,想要壮大秦地,只能缓而图之,名不正言不顺,尊皇攘夷,以堂堂皇皇大义,率兵向北扩张,吞北荒妖族、戎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