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看的主角,西夏王陵!”秦远笑着说道,接着他喝了一口水。
然后再一次的导游附体,开始很是认真的讲解了起来。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
王陵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
是龙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
在龙国11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西夏陵是惟一的以单一的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
景区占地面积58余平方公里,分布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
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既然来到了西夏王陵,那自然要说一下西夏王朝的相关历史了。
西夏王超是由党项人在龙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
西夏的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唐初,党项是羌族的一支。
隋朝书上记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
唐朝时,党项羌和吐谷浑经常联合起来对抗吐蕃,后来被吐蕃所逼,请求内附,被唐朝安置于松州,逐步繁衍成数个大部落。
其中拓跋氏部落在唐末崛起并达到鼎盛,名兼四镇,实领五州之地。
唐末黄巢起义,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并赐姓李。
五代十国时期,他们继续利用各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发展壮大。
到宋初,党项首领李继迁利用宋辽之间的矛盾,采取联辽反宋的策略,攻占西北边塞重镇灵州,改为西平府,奠定了西夏的初步基础。
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即西夏景宗。
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西夏的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占地两万余里。
西夏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共189年,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了汉族封建文化的深刻影响。
以至于西夏还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并发展了独特的西夏儒学。
但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经过200年的繁衍生息,在公元1227年,蒙古铁骑却踏破了西夏城池,将西夏灭了。”
(https:www。23hhxs。ccbook3929439294040175236200。html)
www。23hhxs。ccm。23hh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