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贾芸是怕她得意忘形,到处显摆卖弄见识,所以才敲打她。
梳好头后,三人出了房间,来到院子里。
这些天媚人和丽人也没闲着,带着薛蟠买来的那几个丫鬟,将家里布置的红红火火的,格外喜庆。
灯笼、剪纸、对联、中国节,都一一布置妥当。
贾茗见贾芸他们出来,刷地跑到门口,就将一直拿在手里的鞭炮点上了。
鞭炮声震耳欲聋,硝烟气息在空气中弥漫,换来的却是阵阵年味儿。
过年,少了这股子味儿,就像少了灵魂一般。
今儿贾芸不外出,媚人和丽人都非常高兴,像两只百灵鸟般,唧唧喳喳说东说西,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不一会儿,薛蟠睡眼朦胧起床,来到院儿里,媚人和丽人这才消停下来,欢快的去了厨房,准备做顿丰盛的团圆饭。
“妹夫,先前我帮你买的老鹰和信鸽放哪儿去了?我这些天一直没见着。”薛蟠走上前来问道。
贾芸微笑道:“我让人拿别的地方训练和饲养了,待开年后,应该就可以拿回来,到时候我会让人送一批回京。”
薛蟠高兴道:“那就好,有了信鸽和老鹰传信,跟娘和妹妹写信就方便多了。”
两人正在院儿里说着话,贾茗搬了椅子和茶几过来。
太阳出来,在院儿里坐着聊天喝茶,倒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贾芸坐下后,问贾茗:“茗哥儿可想你娘了?”
“想着呢,昨晚还梦到娘了。”贾茗老实回道,“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离这么远,也是第一次没跟娘在一起团圆呢!”
贾芸笑道:“那你可要适应了,只要你一直跟着我,今后和你娘分开的时候就不会少。”
薛蟠坐下问道:“茗哥儿现在多大了?”
“过了年就九岁了,是吧茗哥儿?”贾芸回答道。
贾茗点点头,憨憨的笑了笑。
薛蟠惊讶道:“好家伙,我一直还以为他有十四五岁了,没想到会这么小。”
“他随他娘,骨架高大,长得快。”贾芸笑道。
薛蟠点点头,说:“我和妹妹都随爹,比同龄伙伴也都要长的快些,我只有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有现在这么高了,后来就一直没再长过。”
然后他转头问贾茗:“茗哥儿,上回你跟妹夫去宁波,看到死了那么多的人,害不害怕?”
贾茗不以为意道:“那有什么好怕的?咱们贾家人,从来就不怕上阵杀敌,当时要不是老爷拦着,我早就提刀上前厮杀了!”
“哦?这么说你还有些本事?要不咱俩试试手?”薛蟠眼睛一亮,站起来,跃跃欲试道。
贾茗摇头瘪嘴道:“你?还是算了吧,将你放倒了,怕你丢面儿啊!”
这时贾文琳从外面进来,大笑道:“茗哥儿别用激将法,薛大爷别管他的,这家伙岁数小本事可不小,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就常去找族人单挑,赢多输少。”
“现在他因为跟着老爷,所以不敢胡来,你要真和他对上,才是如了他的意!”
薛蟠哈哈大笑,挥手说道:“你这么一说,我倒非要见识一番了,来,茗儿,咱们到院儿中试试手,今儿就算我输了,不但不会怪你,还赏你银子!”
贾芸没好气道:“得了吧你,除了一把子蛮力,一点儿搏杀技巧都没有,肯定不是茗哥儿的对手,大过年的别找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