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正月十五元宵节前一天,德亨去他位于正白旗的那个蒙古佐领小校场内去检阅旗丁们的操练。
倒不是德亨专挑这一天去,而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八旗每个佐领内的旗丁都要到各自专有的小校场,在佐领的带领下进行操练。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为了大家好好过节,德亨将这一天的操练改为了十四,另外还有一个中秋节。
一年当中,除了这两天,其他日子的初一和十五,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是雷打不动。
德亨的这个蒙古佐领内,以蒙古人居多,战力自然是有的,但于内务经营上,就有些欠缺了。
应该说是很艰难。
德亨刚接手这个佐领的时候,阿玛叶勤都不愿意让他来看一看,怕他在正白旗境内遭遇了什么意外,之后用人也都尽量避开这个佐领的人,就怕有人心还在旧主那里,给德亨使坏。
德亨虽然将这个佐领给闲置了,但这个佐领内的事务,却是已经交接到他的手上了。
德亨刚接手这个佐领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债务问题。
具体来说,是他手底下的一个旗丁,为了生活债台高筑,还不上就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将祖上传下来的旗地分别抵给了三个债主。
一地抵三主,就跟将一个大姑娘同时嫁了三个婆家,收了三份高额聘礼一般。
这个旗丁真是个人才。
地就一块,居然有了三个债主,那还得了,这三个债主相争不下,一下子将这个旗丁告到了德亨这里。
您是旗主,您看这事儿怎么解决吧。
事儿简单又明白,除了那块旗地的归属问题,并不存在其他争议,就连旗丁本人也承认,他是为了维持自家生活,不得已才做出如此事情。
在德亨面前态度也很端正,甘愿认罚。
德亨还能怎么办,只好自己掏腰包将这个旗丁的债给还了,旗地,仍旧归那个旗丁所有。
这个佐领内,类似与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这些旗丁都是职业军人,若是生活上没有保障,他们又没有其他的盈利技能,可不就只能坑蒙拐骗的过一天是一天了吗?
对坑蒙拐骗的门道,佐领巴音是个中好手,也怪不得他手底下的旗丁们,都有样学样呢。
但这都是德亨接手这个佐领之前了。
在德亨接手这个佐领之后,先是问过所有人的意见,确定大家都无力且无意经营自己手里的旗地之后,他就将这个佐领内的所有旗地都集中起来,做了统一规划,雇佣周围无地民人耕种。
该置换的置换,该通渠的通渠,该种粮的种粮,该种经济作物的种经济作物……
然后这些出地的旗丁每年从德亨这里领粮领布等日常生活供需。发财是不可能的,但保证一家老小饿不死过年过节有结余是可以的。
加之在国公府当差,以及跟着德亨、叶勤、纳喇氏出门做事的,都有不同程度的奖金可拿,这个以前穷的叮当响的蒙古佐领,也是一年富似一年了。
固然还是时不时的有债主上门找德亨讨债,但德亨应对这样的情况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一开始衍潢和弘晖等都十分不悦,要替德亨解决了这个顽疾,但被德亨拒绝了,因为他发现,通过解决这些债务,他能直面京城最底层一些人,通过他们,他能切实了解到这个时代的旗人、民人、奴才、商人、佃农……
都是怎样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