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外面的暗潮涌动是影响不了高墙内的德亨和弘晖他们这样还在上学的小学生的。
但那些不以读书为要的少年人,比如德隆,可就自由自在的多,并且很愿意融入这种刺激的浪潮中去。
这日,德隆又来找德亨和弘晖玩耍,而德亨,正在和弘晖一起查看账本。
八月份,朝廷给八旗官兵发放了第三、四季度的禄米。
德亨手下有两个佐领,一个是正白旗的蒙古佐领,一个是正蓝旗的满洲佐领,还有叶勤的那个镶黄旗公中佐领,领禄米的册子叶勤这个佐领也让陶大送来了德亨这里。
说起叶勤的这个公中佐领,德亨不免有些抱怨,好像叶勤始终对这个佐领无感,最开始就存在鞭长莫及的困扰。
叶勤家在崇文门内,而这个公中佐领,旗户集中所居在安定门靠近东直门内,空间上间隔了差不多一整个城呢。
自从德亨入了四贝勒府读书,呵,叶勤就以“近便”的理由,让他手底下的那些小拨什库和小头目们来贝勒府找德亨理事,然后,叶勤只管从这个佐领内调人供自己使用。
德亨这个儿子竟成了给他管事的了。
尤其是,康熙帝将针线胡同里的一座前朝大宅以及一部分的民居划给了十二阿哥胤祹做新府邸,可是巧了,这个被划走的民居,有一小半正是叶勤的这个佐领内的旗户,加上牵家带口的,再加上有补偿银,想趁机搬迁的旗户只多不少,最后,居然有大半个佐领的旗人愿意搬迁到新住所去。
那个时候,胤禛刚领了工部事,他就做主将这大半个佐领的旗人新居安排到了德亨的国公府左近。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德亨的新国公府还没有落成,叶勤的大半个佐领旗人的新居,却是早就落成,已经搬进去入住了。
所以,他们来贝勒府找德亨更加方便了呢。
德亨理清这三个佐领内的账目之后,再看到这些账本子、兵册子就有些心烦,相反的,弘晖却是对此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兴趣。
从德亨这三个不同旗的佐领内的事务,弘晖看到了八旗兵制起源到发展至如今的八旗兵制和官兵生活状况的变迁。
弘晖和德亨讨论道:“八旗之人繁衍生息,自入关以来,旗口剧烈增长,这是好事,但相对应的,成丁的几率和质量是有所下降的。另外,八旗兵丁,好似并不喜欢在京城待着,你看这十几几户去到地方驻兵的兵丁,虽然他们的旗籍还在京都,但他们阖家老幼都已经搬迁到地方上去住了,可见,在他们看来,在地方上比在京城更好……”
弘晖说的成丁和人口是不一样的概念,丁,是指十五岁到五十岁、身体健康、能上战场、经过佐领内考核、具有一定军事素养的八旗青壮男性。
像是体弱的、残疾的或者考核不合格的男性,都不在丁口之列的。
朝廷的主要税收,也是按丁口收的,而不是按人头收。
一般情况下,尤其是在民人之间,一个小家庭按照一丁算,如果儿子成年了,就要尽快成婚分家,朝廷才好多收税。
当然,这是理论上,百姓们为了逃避税收,方法多的是,这就扯远了。
弘晖说八旗成丁的几率和质量在下降,这可真是拨开迷雾,直指核心本质了。
其实康熙朝的八旗兵丁还没有丧失雄风,乃至于到雍正朝都还是很能打的,八旗真正丧失斗志,是在乾隆朝后期。
但如今,很有一部分官兵,已经有糜烂露头之势了。
穷文富武,最主要的,还是当兵太耗费钱财了。
一些不善于经营,以及只管老实当兵参训不参与经营事务的八旗官兵们,他们手中的资产,正逐渐的从他们的手中流失。
简而言之,他们已经没有去当兵的财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