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强沉默片刻:“七爷,我想跟你聊聊,我想写书。”
孙朝阳倒是笑了笑:“想写就写呗,我对作家的态度一向是不干涉他们的写作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思路,和三观,编辑的工作只是从旁边协助,如果作家不愿意接受也不用强求。”
郭强:“上本书我弄砸了,我要重新开始。”
孙朝阳其实对郭强的事情是很无奈的,他上本书精准地踩中了后世网络文学总计出的许多雷点。比如送妹、非处、死主角阵营的人气角色,可说是一棵大毒草。这样的作者,就算再有才华,也属于被放弃的范围,除非他的三观发生巨大的变化。
老实说,孙朝阳当初对郭强是非常看好的,只等他的小说上架后有了亮眼的订阅表示后,就跟他签长约。可谁曾想,这鸟人给自己来这么一出。
讽刺挖苦的话他也懒得说,和一小年轻也犯不着:“重新开始也行,你弄本新书,换个笔名,发到其他站去吧。”
郭强急了:“七爷,我还是想发到你那里去,我信任你。”
孙朝阳:“怕是不行的,对了,我在国外,正在忙,下来再聊吧,挂了挂了。”
这倒不是假话,此刻的孙朝阳确实在国外,人在新嘉坡樟宜机场,刚下飞机,正拉着行李箱急切地寻找卫生间。
国内现在正是数九寒冬,但刚进入这个赤道国家,就感觉到一股热闹袭来,浑身上下都冒出大汗。现在得尽快去卫生间,把身上的羽绒服和秋衣秋裤脱了,不然会中暑的。
远处,一人坐在朝他招手:“三石,孙猴子快过来,我找到茅斯了。”
这人发型中分,蓬乱潦草,看起来好像一条萨摩耶,不是于华又是谁。
“太好了。”孙朝阳惊喜,冲进卫生间,就开始脱衣服。
再看里面,和自己同行的哥们弟兄们,也都脱得赤条条,棉毛衫裤、毛衣、皮衣扔了一地,燕瘦环肥玉体横陈,煞是狼狈。
急得领队阿丁不住跺脚:“老师们,老师们,注意形象,小心被狗仔队的偷拍。于华老师,于华老师,你快把t恤穿上,遮住肚子。上次在韩国,就……就……”
听到这话,众人想起那件趣事,都哈哈大笑。
原来,这一时期的余华老师已经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他书里的主人公都很苦。在娱乐化的今天,怎么看都卖不出去。可两本书的销量都出奇地好,轻易就破百万的销量。
这事情透着邪性,既然早知道这两本会红,孙朝阳也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换自己是他,抄一本这样的悲剧小说,估计也是扑街货。
于华的书不但在国内销量爆炸,在海外表现也非常好。就韩国一地而言,《许三观卖血记》销量六万册,《活着》卖出去二十多万本。要知道,那里才多大点地方,这已经是超一流作家的表现了,还是翻译小说,可见其实力。
当初在韩国签售的时候,于华同学一天之内签售了上千本书,手都写软了。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喜笑颜开,渐渐就有点杠不住。笑容凝固了,眼神呆滞,头发蓬乱,手中的笔机械地在书扉页一通鬼画符。这表情被当地记者精确捕捉到,然后又被人画成一条萨摩耶放在网上。
于是,于华老师的个人形象和萨摩耶紧密联系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
于华倒不在意,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肚子:“人到中年,有肚子不很正常吗?咱们长期伏案的文字工作者生理上有个特点,都是大肚子。可因为运动少,脚却细,然后还有痔疮。人常说,十男九痔,文学界,十男十痔。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文学,都是痔疮文学,写的是流血的文字。”
孙朝阳一边换衣服,一边道:“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方鸿渐留学回国,给老家中学的学生演讲,说欧洲十八十九世纪的文学是花柳文学,又大谈煤毒对西方艺术的巨大影响。于华你今天大谈痔疮文学,和钱老一时瑜亮。”
于华还挺他的肚子:“我可比不上钱老。”
孙朝阳再世为人,对于身体健康很在意,平时吃东西很注意,也有体育锻炼,还没有小肚子。他看于华有点无奈:“老于,你还是快点穿衣服吧,你不怕被人偷拍到脑壳上的白头发吗?”
于华面色大变:“那确实有点不好。”终于开始穿衣服了。
众人又是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