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通政司,也即专门转呈百官奏折、地方奏疏的衙门。
通政司呈递的文书,内阁以小纸条拟出意见,呈递到御书房。
其后,官家予以批示,发回内阁。
内阁转交六部,亦或是转交地方上,予以执行。
摸出一份奏疏,望了两眼,韩章说道:
“吏部关于三品以上大员的晋升,已经列出了名单。”
“传着观阅吧。”
说着,手中奏疏传递下去。
与其说是观阅,不如说是“核验”。
凡是三品以上,紫袍披身,就已经步入了朝廷核心序列。
有资格走到这一步的人,九成九都是六位阁老的人。
观阅奏疏,主要就是核验有没有落下、缺少的人。
约莫半柱香,奏疏入手。
江昭望了几眼。
这上面也有他的人。
章衡,熙河路转运使,迁礼部左侍郎。
张方平,熙河路安抚使,迁礼部尚书。
宋怀,淮南东路安抚副使,迁户部右侍郎。
吴奎,礼部右侍郎,迁熙河路安抚使。
其中,章衡是越级擢拔。
熙河开边、熙丰开边,章衡足足吃了两次开疆拓土的功绩。
而且,还都是吃的主要功绩。
熙河开边,章衡就是除了江昭、王韶以外的“第一文臣”。
熙丰开边,也是一样,同为除了江昭、王韶以外的“第一文臣”。
这样的履历,可谓相当不俗。
四十有一,更是相当成熟的年纪。
既是有功绩,新帝登基,急于施恩于人,自然越级擢升。
余下的张方平、宋怀、吴奎都是正常升迁,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