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定杨武削去举人功名,毕氏浸猪笼!
一般来说,一旦走到这一步,就算是徐氏背后有高人,也断是难以无力回天。
好在,凡事总有一线生机。
一道不大不小的公案,自县、郡、路、京一审,一路上状,足足熬了近一年之久,愣是熬到了三年一度的政绩大考。
刑部主官,更替大半。
杨武之妻徐氏不服审判,二次鸣冤,二上御状。
新任刑部尚书陈升之读了御状,认为其中有重大冤情,下令刑部人员下两浙路钦查。
钦查过程,不准经两浙路、以及大理寺插手半分。
最终,一连着足足被烧死了七位钦差,终是揪出了些许真相。
杨武一案,实为冤案,屈打成招,官官相护。
杨武、毕氏有了翻案的希望,连忙一齐翻供,不认罪行。
如此,刑部尚书陈升之上奏皇帝,希望允准刑部审判“杨武案”。
皇帝允准,就此京二审!
以刑部尚书陈升之为主审官,刑部左侍郎王安石、刑部右侍郎冯京为副主审官,二次京审“杨武案”。
杨武、毕氏,二审拟定无罪。
不过,陈升之认为“杨武案”疑点不少,恐有错漏,更认为涉嫌官员太广,就连钦差都敢烧杀,却是不敢妄自断言。
历经县、郡、路、京一审、京二审,足足审判六次,三次翻供、死了七位钦差,“杨武案”终是有了一定的转机。
刑部审案结果,却是呈递到了御书房。
赵策英手持奏疏,微闭龙目,徐徐踱步。
火烧钦差,两浙路有点狠啊!
足足六次审判,除了京二审以外,余下五次都有问题。
就连京一审,都有大问题。
关键,还敢火烧钦差!
钦差,那可是皇帝的“化身”,代表皇权巡狩地方、处理要务,其身份自带“君权延伸”。
这都敢杀?!
“陛下,江阁老与顾侯受诏入宫。”司礼掌印太监李宪走近,通报道。
“嗯。”
赵策英呼了口气,挥了挥手。
约莫十息,江昭与顾廷烨,相继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