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摄政天下免费阅读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反应王老太太 看我纵横谋划(第6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反应王老太太 看我纵横谋划(第6页)

江昭沉吟着,平静道:“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

“有利?”赵策英疑惑道。

“有。”

江昭点头:“一,铮言上奏,可博名。”

“此举,就连范文正公,亦曾施行。”

御史、谏官,主要职责就是“侍从规谏,补阙拾遗”。

这一批人,实为一等一的文官清流,最是注重名声,也最是擅长博名。

犯颜直谏、与天子争是非,就是最好的博名方式之一。

这么做,无论成功与否,大赚的可能性都非常之高。

要是真的让劝谏成功,那就可以凭此得到皇后的感激。

一旦熬到小皇子登基为帝,那回报率就更是惊人。

要是劝谏不成功,皇帝动怒,御史、谏官因上谏而遭到判罪、流放,则是有机会名留青史,于史书中留下“直臣”之名。

这一招,就连范仲淹都试过。

昔年,先帝废郭皇后,范仲淹就曾直言上谏,反对废后。

最终结果,自是成功废后,范仲淹贬谪一方。

可也因此,范仲淹声名大噪,被视为“忠直之臣”,积累了相当雄厚的政治资本。

不久,便因名声而重新启用,召回入京,一步一步走上入阁拜相的路子。

上“铮言”,绝对是一等一的低投资、高回报方式。

御史、谏官有意借此上奏,搏一搏名声,也不稀奇。

“二、谏官试探。”

江昭继续道:“那些人,主要是试探御史台和谏院的权力范围。”

若说博名是一个人的操作,那么试探就是一堆人的操作。

御史台、谏院两大衙门,主要就是围绕百官和君王展开。

君王包容性强,御史台、谏院的人就能放肆一点。

一如先帝执政,御史台、谏院的权力就相当之大,出言骂皇帝都是常态。

如今,新帝登基,对于御史台、谏院的容忍度不太确切,自是有人上奏试探一下。

要是包容性好,那就更进一步,越来越放肆,越来越试探。

“三、政治投机。”江昭说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