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直通大夏,大周担心大夏援军到来,肯定不敢埋伏太多人手。
再说,他熟悉北上的路!
“步卒还有多少?”眼中闪过一丝狠意,李谅祚问道。
“一万一千步卒,七千余骑兵。”漫咩道。
连着几天短兵交戈,损伤了不少步兵。
拢共兵力,已经不足两万。
李谅祚沉吟起来,吩咐道:“三千。不,五千步卒!太阳落山,以五千步卒出击南门,三千步卒出击东门,两千步卒出击西门。”
“余下七千骑兵,一千步卒,北上!”李谅祚艰涩道。
南下,远比他想象的要难。
十余大将并无异议,相继点头。
五千、三千、两千,合一万步卒,都是为了拖住东、西、南三门的大周军队。
余下的七千骑兵,一千步卒北上,又以一千步卒为垫背,拖住北门可能存在的五千周军。
但凡拖得住半个时辰,七千骑兵就能奔逃半个时辰,彻底进入大夏境内。
足足三四万可战之士南下,仅存活七千骑兵,不可谓不惨烈。
但也唯有如此。
壮士断腕,方才有机会逃得一命。
太阳西沉,暮色渐浓。
中军大帐内,江昭披衣假寐。
“唰!”
大帐被猛地掀开。
江昭惊坐而起,见是几位中军将领,便问道:“何事?”
“主帅,西夏城门大开,似要佯攻!”种谔急切禀报。
江昭了然,起身披好衣裳:“南门出动了多少人?”
“约莫五千。“”种谔答。
久经沙场的他只需瞥一眼敌军阵列,便能估出兵力规模。
“调中军骑兵一万,绕至北门。”但凡李谅祚没开挂,他就得往北门跑。
“诺!”
邈川城北门外两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