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全之子,赵策英。
都是妥妥的圣孙一代。
几人入内,举动拘束,但俨然并不陌生。
显然,都没少走进御书房。
内官适时呈上奏疏,让几人传递观望。
“这位就是朕提及过多次的宣抚使江昭。”赵祯挥了挥手,望向江昭,介绍道。
几人心头一凛,连忙行礼。
开疆拓土,这是妥妥的传世名臣。
其实,几人都见过江昭。
彼时,宗室入京,就是江昭负责接待。
礼貌、热情,客气。
作为秘密立储法的提出者,几人俨然是知道江昭这么一个人。
不过,因是在御书房,却是不敢擅自打招呼。
几人行礼,江昭也连忙持手回礼。
这几人,都有可能是将来的皇帝!
“边疆一事,关乎国本,尔等,都是嫡长子,日后都有可能是继承江山基业。”几人初步相视,赵祯沉声道:“可有胆量去往边疆,生活一段时日?”
此言一出,江昭蓦然闪过一丝惊诧。
就此一句话,他就知道了赵祯说的“卿不负朕,朕亦不负卿”是什么意思。
对于赵祯而言,江昭开疆拓土,已然是不负皇帝。
而今,自然是“皇帝不负卿”。
赵祯说几位公子都可能继承江山基业,对于几个公子而言,自是父辈登基,嫡长子立为皇太子,从而继承江山。
殊不知,“好圣孙”理论一出,赵祯干脆就没想过立皇太子。
皇太孙,就是新帝!
一旦几位继承人都去了边疆,但凡他处理好关系。
无论谁登基,都与他相熟。
江昭微低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