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这事的一些大致谋划已经可以看出几分。
起码,既有韩章与刘沆的争斗,又有兖王与邕王的争斗。
两者并没有直接关系,以刘沆这人为链接。
一石二鸟!
“卿等以为,此事该当如何?”赵祯莫名的问了一句。
尽管他什么也没说,但凡是在场的人物,并没有谁是蠢人,自然也理解问话的意思。
究其根本,这事不但涉及文臣党争,还涉及两王之争。
党争不稀奇,已经出了结果,刘沆已经认罪。
可两王之争,却是不太好处理,赵祯的疑虑也正是在此。
这是针对所有人的问话。
不过,针对所有人,也就等于不针对人。
是以,御书房又是一阵宁静。
半响,还是没人说话。
赵祯望向一干人等,连连摇头。
一个个老油条,都没有说话的意思。
“江爱卿,你怎么说?”赵祯点了名。
上午,江昭那不弱于尚书级别的争辩,给了他很深的印象。
遭到点名,江昭暗自叫苦。
为什么就点我啊?
我就是个从六品的小卡拉米而已!
两步走上前,江昭斟酌了一下。
这问题是真不好答。
这个事,肯定不能偏向于兖王或邕王中的某一方。
“黄景的话,臣让底下的人有过详细记载,一并进了卷宗,一字不差。”江昭答道。
既答了话,实则又把问题抛给了赵祯。
他暂时选择答非所问!
要是实在不行,再给出别的答案。
黄景究竟是不是真的偏向于邕王,决定了幕后之人究竟是兖王还是邕王。
要是黄景是真心偏向于邕王,那幕后者就是邕王,要是黄景是假意偏向于邕王,那幕后者就是兖王。
而究竟偏向于谁,还得赵祯自己判断。
“说说宗室的问题。”赵祯并没有这么轻易就让江昭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