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时节,梅香暗沉。
疏雨轻织,漫若游丝,让人有种淡淡的伤感。
江府。
丈许木几,上摆枣糕、索粉、炸肉、芝麻饼、七宝素粥、清炖羊汤。
江昭、江怀瑾、江珩、江珣、盛华兰、盛淑兰六人,持箸拈筷,食不言声。
“呼。”
吹了吹微烫的羊汤,江昭浅抿一口,长呼一口气。
二月,积雪渐化,煨上一口热腾腾的羊汤,无疑是让人肚中为之一暖。
不一会儿,一碗羊汤饮尽。
“哒。”
瓷碗轻放,江昭缓缓起身。
江怀瑾、江珩、江珣齐齐落下碗筷,江昭望向几个孩子,平和道:“为父要入宫服丧,都慢慢吃吧。”
自从巡狩百官入京以来,仅是三日,宫廷就传来了哀丧的消息。
准确的说,其实是两道消息,一好一坏。
好消息,皇子添了一人,为中宫皇后诞下,名为赵伸。
坏消息,皇子夭折一人,为瑶华宫华妃之子,也即先皇后高氏之子——东宫赵俊!
夭折一子,新添一子,几乎就相差了不足半日。
一时之间,宫廷却是忙碌起来。
官家颁下敕令,辍朝五日,以示哀悼。
其中,内阁大臣、枢密大臣可着素服,入宫服丧五日;三品以上大臣、以及太祖、太宗一脉的宗室大臣,着素,服“轻丧”三日;三品以下百官以及地方百官,辍乐三日,禁止佩戴“吉饰”。
作为文渊阁大学士,位极人臣的存在,江昭自是得着素服,入宫服丧。
“官人。”
盛华兰、盛淑兰二女相继起身,一人拾过雨伞,一人万福一礼。
江昭点头,撑着油纸伞,迈步往外走去。
东宫,端诚殿。
烛火泠泠,袅袅长燃。
正位,摆着一道长约六尺,广约三尺的梓木灵柩,外燃黑漆,遍刻云纹缠枝,以尺许乌木柱,挂素色帷幕作障蔽,上挂“铭旌”,书“故唐哀献王之灵”。
几盏长明灯,以灵柩为中心,一一铺就,并有五尺香案,上置玉圭、常服、封爵金册供奉,以及鼎、簋、豆,羊、豕二牲。
百十禁军,持戟佩刀,庄重肃穆,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劳烦中贵人通报。”江昭立于殿外,平静道。
司礼掌印太监李宪一惊,连忙持手一礼:“江阁老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