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不难理解,主要就是通过更改政令,重新划分利益格局。
入仕十二年,关于如何变法,江昭自是有一些独到的理解。
可,具体该从何处入手?
淘汰冗员、制度改革、考核考绩,亦或是边疆贪腐?
江昭摇了摇头。
不对!
这都是具体的变法方向,而非“入手”第一步。
除开争取最高权力的支撑以外,关于如何执行第一步,历朝历代的变法者都有相似的做法。
周公变法,第一步是提出“天命转移,惟德是辅”的理念,论证西周政权统治的合法性,并制礼作乐,塑造秩序。
商鞅变法,第一步“徙木为信”,建立公信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步是借“南征”之名迁都洛阳,下令禁止胡服、胡语,推广汉服、汉语,并亲自祭祀孔子,推崇儒学。
张居正变法,第一步是“讲学清议”,关闭天下书院,不准士大夫议论。
论起共通之处——
舆论!
周公借天命、商鞅立信、孝文帝祭祀孔子、张居正关闭书院,无论是立威、立信,亦或是立正统天命,本质是都是在操纵舆论。
自古以来,舆论都是可成其事、可坏其事的东西。
变法者不掌控舆论,让关于变法的争议积极起来,那自会有其他人掌控舆论,让变法的争议消极起来。
凡是失败的变法,几乎都是倒在了舆论上。
大儒、士人、读书人的抨击,九成九的变法反对者,都是通过舆论影响君王、影响变法。
消极的声音太大,盖过了变法的声音,君王受到影响,撑不住压力,自是唯有退避。
“舆论啊!”
江昭微眯着眼睛,一道想法,浮现心头。
报纸!
论起操纵舆论,就肯定绝对离不开报纸。
这是一道操纵舆论的大山,从明代就有使用,足足延续了四五百年之久,绝对是操纵舆论的无上利器!
其实,这个时代也有类似于报纸的东西,名为“邸报”,主要记载皇帝起居、官吏任免、大臣奏章等内容。
从理论上讲,其主要读者是县、郡、路一级的官员,可借此观读朝廷政令。
不过,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
实际上,大周朝廷还没有产生大幅度、长期的操纵舆论的观念。
是以,邸报仅仅是样子货,根本不受重视,一次也就发行几十份,传播力度自然是相当有限,几乎等同于零作用。
“不过,可行否?”江昭面上闪过一丝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