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们来说,此时天下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毕不了业。
打仗……好陌生的词。
“怎么会打仗?车臣不是离我们很远吗?”
翻译同学怯生生的问。
王雪娇摆摆手:“不是你想的那种循序渐进的推全线的战争,你要是愿意,叫他恐怖活动也可以。前阵子孟买不是刚出过事吗?十几个人,就占了一个酒店。杀了几百个人,其中还包括特种部队。”
两人同时迷茫地看着她,缓缓摇头。
谁没事关心印度的事啊,只要不是所有电视台、所有广播电台、所有报纸同时爆料,街上没有人讨论,大多数人都不会关心离自己太遥远的事情。
别说是印度的事了,就算只隔了三条街,也未必知道。
2011年的911事件发生后,有一家远在欧洲的媒体总部先接到的报料电话,然后打电话给了距离双子塔三条街的驻纽约记者,让他快去采访,那个记者才知道发生了那么大的事。
王雪娇摆事实讲道理,极力劝说他们离开,陈雅倩为难地看着身后的桌子。
那些是她的毕业论文,是她的文凭,是她的前途……墙外明明就是阳光明媚,安宁和谐的世界,怎么就要打仗了呢。
“什么时候会有撤离通知?”
陈雅倩问道。
王雪娇轻轻摇了摇头:“不会有的,只有直接开打。”
“可是,那你怎么知道的?”
“车臣人已经在西郊集结了,最多两天,他们就会发动攻势,要是他们把圣彼得堡像萨拉热窝那样围几年,你们怎么办!”
两人再一次迷茫地对看一眼:“萨拉热窝还没打完啊?”
“我以为几年前就结束了。”
王雪娇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总之,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你们要是走的话,不管是汽车还是火车都来得及。”
两人几乎没有犹豫地同时摇头:“我不走。”
理由非常简单:“现在是考试月,好几门课要结课呐,那都是学分。”
要是平时上课时间,请人代签到、请人代写作业,哪怕是请几天病假呢。
考试期间,哪能这么干。
考试期间真生病,都需要出示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能申请补考。
他们俩是情侣关系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两个人就这么巧,一起生病缺席考试?这也太假了。
王雪娇能理解她们的想法,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之前,都有人得到了小道消息,已经跑出了南京城,后来又因为身无分文,在外地无法生存,再加上似乎无事发生,于是又回去了。
除非枪已经顶在头上,否则能果断跑路的人,就只有有钱有闲的人。
王雪娇点点头,拿出一个对讲机给他们:“我就猜你们不会走,这个先给你们,要是过几天没事,我就派人过来取。要是有事,就用它来找人。”
“好。”
两人点点头。
等王雪娇走后,两人先紧张地讨论了一番,战争离他们很远,导师离他们很近,严肃的导师背着手过来问了一句:“筛了几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