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王雪娇向他许诺,只要挖出石油,一定带他弟弟玩,来人很高兴,马上找弟弟打听消息。
维和部队的装甲车出发的时间是后天一大早。
带东西不难,只要给够费用。
王雪娇最不缺的就是费用,中情局的经费,不用白不用!
其实装甲车上是有空座位的,并不是塞得满满当当,有充足的空间。
确定了维和车队的信息以后,王雪娇马上找到亚历山大,询问他的家里人离陈水生到底有多远。
“在同一排楼里。”
否则也不那么容易就打听到消息。
陈水生被围城两年能活下来,全靠租住在繁华市中心才勉强凑合过日子。
战争的混乱会让人彻底抛弃法律与道德,富贵人家自己家里存货多,以及他们更怕别人抢,除非真到了山穷水尽,否则他们不会主动招惹别人。
比如亚历山大,他的家在萨拉热窝就算是个大户人家,不仅有钱,而且人口还多,全都是血亲,互相信任,人多就好排班。
24小时总有人眼睛睁着:有人睡觉、有人出去找食物、有人守着家里的安全,避免一个人精神崩溃。
他家里的日用物资储藏量,比那些每天眼睛一睁就要为食物而奋斗的人家,还是要充足很多的。
陈水生跟他们家还算有点往来,在围城之前,他帮亚历山大家里人搞到过一些便宜的日用品。
生病之前,陈水生身强力壮,此前还能自己想办法搞到食物,生病之后,他一步都不敢出去,病弱的时候搞来食物也守不住,走不了两步,就要被人抢走了。
与陈水生住在同一栋楼里的人之中,有一家的男主人是医生,过去与陈水生的关系还不错,他判断陈水生是上次被炮弹擦过小腿以后,没有及时清洁伤口,导致得了破伤风。
仅仅是知道而已,完全找不到一丁点药,他只能每天为陈水生提供一小杯热水,那已经是他能释放的全部善意了。
水,只有啤酒厂偶尔有一点干净水源,大多数时候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河边打水。
燃料,也是宝贵的,很多人家从去年就开始烧家具、烧书,大部头的伟人著作尤其受欢迎,因为耐烧。
连食物都难以提供。
谁家都缺食物,一个大号的纯金戒指只能换到一个罐头。
此时的萨拉热窝,真的比大地母神降临前的海地还惨……好歹海地的泥巴饼里是有糖和油的,可以为人体活动提供那么一丁点热量。
医生一家子愿意给他热水,也是因为这个中国小伙子为人热情善良,时常会帮他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与他们相处融洽,以及……他的状况非常差,看起来没有几天好活。
他们都觉得,他也许快要死了。
全世界稍微社会化一点、有那么一点朴素道德观念的人类,在对待将死之人,都会比对待普通人更多一些耐心和善良。
王雪娇对亚历山大说:“后天,我就会让人送食物和水过去,希望你的家人能帮忙照顾照顾那个中国人,我很需要他。”
怎么照顾他?把他接家里?在全家人都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要供他吃、供他喝?
亚历山大有些为难:“现在的萨拉热窝,所有人都自身难保,我的家人也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