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贞观政要贪鄙文言文翻译 > 第152章 去钓鱼吧(第4页)

第152章 去钓鱼吧(第4页)

看一看郑和下西洋所乘船只,那才是真正的帆船,也是真正的舰船。

更是专门为远航打造出来的舰船,适合存放物资,也适合海上航行,里面有着船员生活的各个场所。

别的不说,单单看海商运输量就能看出来。

元朝时候的海运,最多的时候,一千多万石粮食,一般情况下,不低于四百万石粮食。

等到了明朝,一艘帆船的运载量更大。

船只运载量的提升,也能减轻航运产生的边际效应,同时,也能解决紫禁城人口提升,甚至是到了百万之后,因为物资过载的问题。

京杭大运河真的是功在千秋。

当然,紫禁城周边就是华北平原,有着一个大粮仓在,也能承载百万人口的压力。

唐朝不想拥有这样的运载量非常大的船嘛

未必。

在陈平安看来,很多事情都是技术的问题。

当然,唐朝造船技术也不是完全不行,不是还有一个隋炀帝的龙舟吗

把龙舟再改造一下,应该也能用来当做是航海船只来用了。

只不过,这种巨船不是现在百废待兴的大唐可以直接量产的。

陈平安一想起,明朝时期郑和船队六十三艘宝船,载人两万余,最大的船有四十四丈,而大唐现在拥有的就是那隋炀帝的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两百尺的船只。

这两百尺差不多也就是三十丈,当然,误差肯定是有的。

但是更为关键的是,隋炀帝的龙舟并不太适合海上航行啊。

那完全就是一个观赏性的船只。

在运河行走,还要几万纤夫拉着呢。

想一想,就有些头疼。

更让陈平安头疼的是,民间船只比官府船只更少。

要不是陈平安讲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给李世民献上了一个地球仪。

拓宽了他的视野,拔高了他的眼界。

估计这些船只都要被江都的人给拆了当柴烧。

不过,这都扯远了。

不管开海也好,做别的也好。

船是一切的基础,没有船,什么都别说。

到现在,大唐还没有建立真正的造船厂,才是陈平安比较头疼的一件事。

伤寒杂病论这本医书都没有让他这么头疼,而造船这件事情,其实在三月初的时候,就已经提上日程,属于五年规划中的一个项目。

但是,陈平安也知道现在的大唐财政状况是什么样子。

没多少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