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项目还没有开始立项,仅仅是一个海水晒盐的技术,就能支撑贞观三年的发展。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笑声打破了陈平安的沉思。
他低头看去,只见自己一岁多的小汉晟正蹒跚学步,小胖手抓着衣角,摇摇晃晃地朝自己走来。
那稚嫩的脸庞上洋溢着纯真无邪的笑容,仿佛能融化世间所有的忧愁。
陈平安蹲下身,张开双臂,等待着儿子的到来。
小家伙摇摇晃晃地扑进他的怀里,陈平安紧紧地抱住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
阿耶,抱!
小汉晟奶声奶气地喊着,小手紧紧搂着陈平安的脖子。陈平安微笑着,轻轻抱起儿子,享受着亲子时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平安开始教儿子学走路。
他先是扶着儿子的小手,让他感受平衡的力量,然后慢慢地松开手,让儿子自己尝试迈出第一步。
每当小汉晟摇摇晃晃地迈出一步,陈平安都会给予鼓励的微笑和掌声,让他信心倍增。
除了学走路,陈平安还开始教小汉晟学说话。
他耐心地指着周围的物品,一遍遍地教儿子发音:这是树,树……
这是花,花……
这是人,人……
虽然小汉晟刚开始只是咿咿呀呀地模仿,但是只要是用心教导,小汉晟肯定会学会的。
而每当看到小汉晟一天天长大,学会新的技能,他都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等到了下午。
陈平安被召见,进入了皇城。
臣,拜见陛下。
李世民示意陈平安坐在一旁,拿着手中的邸报,看了看。
最后递给了陈平安。
这是秘书监最新一期的邸报,你且看看。
陈平安接过,看了看。
发现这一期的邸报上面,描述的是河南道的一位贪官,因为修建水渠,克扣了不少工钱,引起了农工不满,甚至是在当地闹得比较大。
而贪官为了镇压这些农工,竟然联合了当地的帮派,进行打压。
以至于有两个民夫惨死当场。
李世民深呼吸一口气,沉声道:朕原以为,提高了他们的俸禄,编撰了严苛的律法,还有御史台的监管,应该不至于出现这样的情况。
可若不是那河南道当地的学子,偷偷带着文赋来到了京师,交给了弘文馆的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