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听完,思索着。
天下最大的银山,若能得之,也就有了用之不尽的白银。
以通商之策,换取东瀛的白银,也不知道,需要多久,又能够维持多久。
最好的办法,还是东征,把那里变成大唐的疆土。
到时候,再用东瀛的人去开采银山,开采出来的白银,直接运送到大唐。
这才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也是最能持久的方法。
只不过,陈平安说的也没有错,大唐如今没有海上作战的经验,更没有坚船,贸然东征,可能损失非常大,弊大于利,得不偿失。
衡量一番之后,也就有了结论。
不必等到北征之后,明年春耕之后,就可以开启海商丝绸之路。
朕记得,应该是这么个说法吧
陈平安回道:陛下,是的。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道:坚船,倒是还有几艘,也不知道能不能出海。
若是不能,那就让工匠们去改造!
东瀛弹丸之地都能造出船只出海,到达中原。
难道朕这泱泱大唐、万万工匠,还不能打造出来可以出海的船只吗
明年就开启,到时候,先打造出来一些能出海的船只,让裴明礼、何潘仁等组成商队,还有使臣一起,前往东瀛!
既然知道了那里有银山,岂能就这么看着,却不能吃上一口
李世民不相等,并且已经打算把此事当做是北征之后的头等大事。
现在,一切以北征为主。
北征之后,就是把东瀛的银山搬运到大唐为主。
李世民还没有想着用白银作为货币,只是因为金银在大唐乃是价值连城之物。
他要是有了一座银山,就可以成为大唐天下最富有的人。
从此,再也没有富可敌国一说。
若论有钱,谁能有他的钱多
随便拿出一点儿银子,就可以换取很多的铜钱。
陈平安建言道:陛下圣明,早一些做规划,也能早一些开始通商。
一年的时间,应该也能换取不少白银。
不过,臣不确定的是,东瀛那边有没有发现这些银山,并且进行开采。
若是还没有发现,可能还需要我们提醒,然后去寻找,引导东瀛的人去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