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微微蹙眉。
他听到那物的威力之后,就觉得是个很好的东西,应该和陈平安当初讲述的千年之后的武器差不多,毕竟,都是爆炸。
若是有了那物,用来开山修路。
大唐是不是也能够有实现村村通的官道的希望
然而,当陈平安描述了那物的威力之后,李世民也意识到这东西的弊大于利。
为了修路,让陈平安弄出这么东西来,到时候,用出去,让人看到了那物的威力,从而想办法把它当做是武器,用来做什么不轨之事……。
仅仅是想到这里,就不敢再往下想了。
嗯,你说的不错。
此物弊端太大,真要是弄出来,必然不好控制,还是不让它出现为好。
陈卿,你说了
陈平安连忙回道:陛下,臣深以为然,此物按照历史上的进程,要等到宋朝的时候才会出现,用来作为武器使用。
不过,等到了明朝之后,因为皇帝的闭关锁国,以至于科技不再发展,反倒是让西方的国家反超,用它轰开了国门。
臣以为,臣来了大唐之后,必然会让科技发展的速度提升起来。
这东西,是不可能完全捂得住,以后,或许会有人发现,那就等到被世人发现的时候,再快速去控制,并且加大研究。
只要是我们比他们先手一步,也能有效控制。
陈平安没有说,这东西自己是绝对不会去造,也不会出现。
历史上,唐朝末年就出现了,到了南宋时期,已经出现了火、炮,所以,陈平安也不能打包票,说以后就不会出现那物。
他必须给李世民一个心理建设,不是他不去想着造那物,那物就永远不会出现。
他的到来,必然会让唐朝的工匠开始觉醒,不再是以前那般按部就班,老老实实地打铁,老老实实的当一个木匠。
不仅不会去创新,还会想办法保住自己的手艺,不让它外传。
以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其实,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法,才会让中原很多很多有用的古老的手艺,最后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这并非是物竞天择,是陈旧繁琐的手艺被新的手艺给占据了份额,然后被市场抛弃了,而是所谓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还有一个手艺传三代,只传亲子,而绝不外传等观念,以至于有一些手艺,因为老师傅的去世,而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陈平安的到来,献出各种巧夺天工一样的物件,获得了爵位,得到了陛下的赏识,就开始打破了工匠们守旧的思维。
他们也开始想破脑袋地开始创新。
就比如,有人已经开始想着,打造一双能够让人飞行的翅膀。
说起来。
陈平安昨天还去将作监看了看。
高士廉还真的专门给了他们一个小场地,让他们去尝试,并且,还把陈平安说的空气动力的理念,教给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