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省外灾民,东海市各部门凸现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尖锐,总体来说还是经费不足,许多部门几乎都是半瘫痪状态。
而可用的财政资金却十分有限,刘振东头疼不已。
搞钱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尽管鹤洲县盘山镇工业园区的税赋不少,但仅靠盘山镇依然是杯水车薪。
而且,鹤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被罗洋成功实现。
东海市府已经连续两年没有调拨资金给鹤洲,仅凭鹤洲自家财政收入就足够支撑全县所有经费开支。
如果让罗洋挂帅,成立东海经济特区,应该可行。
为此,刘振东特地找来沈晴雪商量此事。
结果,沈晴雪立马一口回绝。
因为,她不想让罗洋再受那份罪了。
特区办好,皆大欢喜,办不好,各种非难和流言蜚语便纷至沓来。
“作为一市之长,我市经济状态严重滞后,财政资金匮乏,许多部门入不敷出,根本无力运转。”
刘振东也知道,建立经济特区的压力有多大。
沈晴雪心疼自己丈夫,情有可原。
所以,他只能将责任往沈晴雪身上推。
“出现这种情况,是全系统的问题,要动手术,罗洋跟我讲过,改革如果不割肉,不挖疮,那你怎么改都不会有效果的。”
沈晴雪直言不讳讲了问题症结所在,刘振东点点头,赞成她的观点。
“经济发展的前提是正本清源,没有贪污腐败,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你再怎么努力都是白费。”
沈晴雪继续说道,她今天必须要讲清楚这些问题,以免刘振东误以为她是消极懒政。
“罗洋身为政法委书记,为何要不遗余力反腐,就是为了创造一个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他心里装着天下百姓,到一定程度一定时候,他自然会给你讲。”
“你现在说了也没用,因为条件不成熟。”
“条件成熟不成熟只有罗洋知道。”
沈晴雪说了这么多,刘振东也感觉到了要成就一件事情有多难。
“好吧,此事暂且搁置,待有机会问问罗洋,看看什么时候能动手,我尽快跟上面申请。”
刘振东只好先妥协了,而今之计,八成是急不得。
从书记办公室出来后,沈晴雪直奔丈夫罗洋的办公室。
推门进去,罗洋正埋头在一大堆案件卷宗里,辛勤耕耘。
“沈市长,什么妖风给把你吹来了,我这边乱,将就坐吧。”
罗洋抬头,眼含笑意,尽管案头的繁重让他显得有些疲惫,但见到妻子,那份疲惫似乎瞬间减轻了许多。
“别贫了,说正事。”沈晴雪轻嗔道,走到罗洋身旁,目光扫过那些堆积如山的卷宗,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她知道,罗洋为了东海市的稳定与繁荣,付出了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