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爷爷,您喜欢书法,正好昨天找到了两样不错的东西,我猜您一定喜欢。”
一边说,齐鸣一边俯身从脚边的纸袋子里拿出了两个相框。他送的正是昨天捡漏来的那两封信,一封是李鸿章亲笔写给李瀚章的家书,另一封则是曾国藩的亲笔信。
“哦?这是书信?小齐,你这拿出来的,肯定是书法大家了?那是要好好看看。”
童思源本来还想说句<来都来了,带什么东西>,但看到齐鸣拿出来的是书法作品后,就又打住了。他从口袋里掏出老花镜戴上,兴致勃勃的接过了镜框。
“李鸿章的啊~字写的挺好,但人不怎么样~”
拿过的这手楷书,工整有余,却没了棱角。左宗棠说他圆滑世故,老于世故,真一点没错。再看曾国藩字迹钝拙,毫无花哨,就跟他这人一样,不太聪明,但大巧若工,看到最后,反而是这种“丑”字,反而是更耐看。”
“您老高见。”
老爷子这话点评的很是中肯,齐鸣也是认同点头。当然,自己看上了人家孙女,别说人家说的不错,就算有错,他捏着鼻子也得鼓掌叫好。
“爷爷,曾国藩位极人臣,你怎么还说人家不聪明?”
童欣晴听着这点评,心下好奇,于是开口问道。
“呵呵,曾国藩笨,那在清末那会儿可是出了名的。可不是你爷爷我,在这儿瞎说,曾国藩自己都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那意思是说,看同一本书,别人都看完两三行了,他连一行都还没看完。别人都背完了,他可能还没读熟。关于这个,还有个故事,小齐你知道吗?”
童思源这会儿忽然有种回到20年前,教2童欣晴小学数学的感觉,所以语气也轻快不少。
齐鸣点点头头,笑道:“您说的这故事,挺有名的。据说,曾国藩念书那会儿,虽然笨,但很刻苦。为了赶上别人,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天都必须背一篇文章,要是背不下来,那就不睡觉。
有一天,他要背《岳阳楼记》,这天也是赶巧了,有个小偷偷偷摸摸进了他家,躲到了房梁上。小偷想的挺好,准备趁着这家人都睡着了,再下来偷东西。结果没想到的是,这篇《岳阳楼记》曾国藩怎么都背不下来。
房梁上的小偷,等着等着就睡着了,结果他睡了两觉,听来听去,就连他这小偷都会背了,但曾国藩还在那磕磕巴巴的背。到后来,小偷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下来,指着曾国藩鼻子,破口大骂<就你这笨样,还读什么书!你听我给你背一遍。>
说着,小偷还真就从头背道尾,都不带停的。背完书,这小偷一甩门,扬长而去,留下曾国藩在屋里头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