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大卫特别痛快的小步跑到导师身边,向老摩根和众人微微颔首,刚要转头离开,就听见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刚才你说必然要面对的三选一,是在暗示这里有不愿意主动提出退位让贤,把位子让给更有能干的人吗?”
“嗯!?”巴特莱教授听到了老朋友席罗德·P·摩根先生的这句话,瞬间停住脚步回头与他对视,眉头皱起目光闪动,沉默几秒后道。
“大卫刚才说的帕金森现象,最早出现于1952年《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中的短句,并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为企业(政府)机构管理提起警醒的理论。”
“直到58年,历史学家帕金森教授经过归纳整理出版成书,在其书中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定律、子定律和公式等等。”
“不过在我看来,它最吸引我的不是这些看起来有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和公式,而是它能让我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总能从形形色色的人或事件里面,发现它所概括的现象或定律。”
“比如,为什么在座的各位今天能有资格坐在这里开会?”
“比如,明明各位心里非常清楚你们掌控的许多企业或公司,其本身都存在着大企业病的现象,却都视若不见,仿佛它们不存在?”
巴特莱教授的语气转冷,声音越来越大,声调也越来越高:“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你们都没听过吗?”
“某些庸才为了上位,不断在暗中挑起内斗,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你们一次都没看到过吗?”
“各位!”
“类似今天这样的会议我参加了几十次,你们谁能告诉我可以做到主动提出退位让贤,把位子让给更有能干的人?”
“。。”会议室内,安静的可怕。
对于“老好人”巴特莱教授突如其来的无差别打击,在座的诸位都非常明智的保持着沉默,但他们的目光却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导火索”。
大卫站在导师身侧,感觉脸上有些火辣辣的。。
他深吸一口气,主动避开了老摩根和太子哥帕纳里斯的目光,向众人摊开手耸耸肩,脚下却往前走了一大步,右手轻轻按住导师巴特莱教授的小臂,轻笑道。
“我在闲暇,阅读《狭义相对论》时,偶然发现了其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光锥理论。”
“在《狭义相对论》中,由赫尔曼·闵可夫斯基提出的光锥理论,是描述时空因果结构的重要工具。”
“但在我看来,它的存在不只是一种理论性工具,还表达了在因果律框架下既定事件无法改变的哲学内涵~”
“即,当事件的影响抵达观测者时,其发生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现实。”
“用更通俗简单的话来讲就是,光锥之内皆是命运,光锥之外皆是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