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点,我打算在另一本书《行为经济学》中国的行为金融章节里面,更进一步的阐述和论证~”
“行为金融(bebavioralfinance),需要借助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部分概念,来解释人们在做出某些投资决定的时候,为何会陷入理性与非理性的选择怪圈中,无法自拔。。”
“例如:为什么明明基金公司公布出来的业绩报告要好于市场的走势,而购买了基金的投资者却赚不到钱呢?”
“另外~”
“关于我刚刚说的有效市场假定,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因为它不要求金融市场上的每个人都熟知股票市场和投行、做市场的具体情况。”
“比如:我见过的人里面,超过90%的人都不懂。。某些基金公司对外宣称的年化收益率,到底有多少种算法。。!?”
“再比如:人们都知道买股票要低买高卖,却不知道自己比较信任的交易员,可能并没有帮他买入任何的股票。。”
“或者,交易员在帮助投资者从股票市场上赚到了钱之后,利用信任再次向他们推荐另外几只股票,并一套把非理性预期的分析理论,强塞进投资者的喉咙里。。甚至是脑袋里~”
“就这样不断的循环往复下去,直至投资者的钱赔光了为止。。”
“这就是在几年前的那次石油危机中,挤油交易员一词的由来~”
大卫瞥了一眼自己面前的笔记本,知道今天说的有些太多了。。
他长出了一口气,对着仍保持安静的话筒,说道:“今天我们已经聊很久了。。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说,您二位在听。。”
“我这些在经济学上比较粗浅的理论,可能还有很多的错漏之处~”
“所以,我想过些天完成一部分手稿之后,请您二位帮忙指证!”
“。。”
大卫见话筒里还是安静的没声音,索性拿起了一个话筒,安静的听了一会儿,无声的撇撇嘴,笑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来讲一个小故事,作为今天的结束吧。”
“某天,我成功的进入了一间做市商公司工作。”
“我从主管那里,拿到了一大批的潜在客户名单,却对工作毫无头绪。。”
“要如何从这些客户里面,筛选出符合一定要求的投资客户,是摆在我面前的最大难题!”
“很幸运~”
“我经过冥思苦想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于是,我把所有的潜在客户名单,分成了两半~把自己非常看好的两只股票的预测价格走势,同样分别写信告知这些客户。”
“几天后~”
“等到我这两只股票中的一只,正如我所预测的那样上涨之后,我便给获得预测正确的信息客户群体,再写一封同样的预测信。。”
“就这样,一次、两次。。十次之后!”
“我就会积累下来了一批。。见证了我十次预测,都非常准确的潜在投资客户!”
“然后,我再找个恰当的时间,给他们逐一打电话或上门拜访,解释我为何能如此准确的预测到某只股票的价格会上涨。。”
“而这些客户们,只要有一半。。甚至是只有几个人认可了我的解释或理论。。”
“我就获得了第一批,非常信任我投资能力的真实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