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看着学生的眼神和情绪。
也恍然间发觉。
原来,并不是学生不喜欢听课,原来并不是学生对学习抵触。
而是他们不喜欢听到那些千篇一律。
枯燥无味的话。
曾几何时。
他们为了让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做过多少调查和努力。
可最终。
得到的结果依旧是,左耳进右耳出,收益甚微。
本以为这是属于孩子青春期,从而出现的逆反心理,太过于无奈,没有办法。
可这一刻。
他们看着舞台上那个青年,再看着台下的少年们,才终于知道。
自己的教学错了。
错得离谱。
不是因为孩子听不进去,更不是孩子的逆反心理。
而是。
学生不愿意听,他们所谓的强加在自己身上的经验,以及所谓的道路。
什么只有成绩好了,才能对得住父母,对得住老师。
不是!
而是每个学生都是有无限的可塑性。
他们的成长也是无限的。
所局限的道路,不仅仅只是学习,是整个华国所有位置。
同样的。
他们也发现了以巨大的问题。
那就是,以肉眼可见的文采差距。
一个闭幕式。
在他人口中,是枯燥无味的。
可落入了吴庸这里,这个枯燥无味,一扫而空。转变成了热血沸腾,变成了震撼所有人。
一个老师苦笑道:“如果我能有吴老师这个才华,是不是学生就更加爱听课?是不是就能更加教育好学生?”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