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前十八年,赢高治甚至还有些怀念。
因为那时候,他其实是有冲劲儿的。
那时候,他心里装的,全都是“怎么翻身,怎么出头”。
甚至可以说是野心勃勃。
毕竟,那些年,他活得像个小透明。
两个哥哥一左一右压着他。
朝堂没有他的位子,军中没有他的威名。
连父皇偶尔看他一眼,都像是施舍。
可那时候的赢高治并不焦躁,甚至觉得,未来对他并不算残酷。
因为他的父皇,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
开疆拓土,整顿朝纲,励精图治。
赢世民几乎以一己之力,将武朝推向了巅峰。
所以小时候的赢高治,常常在心底想。
像他父皇这样开创大业的帝王,最需要的接班人,绝非同样锐意开拓的下一个开疆者,而是一个懂得收敛锋芒、善于守成的稳妥之君。
毕竟历史上早有先例。
汉高祖刘邦横扫天下,但继任者是懂得守成的汉惠帝与吕后。
隋文帝开基立业,隋炀帝却一味穷兵黩武,直接把江山玩到崩溃。
由此可见,前辈一生戎马,后继若不能守成,帝国亦要动荡。
所以赢高治一直坚信,比起那位暴虐无度的太子大哥,和那个浮夸浅躁的魏王二哥,他才是最聪明的,也是最适合的。
赢世民最终还是会选择他的。
而他要做的,不过是等。
等两个哥哥斗个你死我活,等局势自然倾斜,等那座位子空出来。
他相信,自己终会走到那里。
甚至,赢高治还曾隐隐觉得,这事简直是天道自然而然的选择。
否则为何给他这样一个次序,给他这样一个性格,给他这样一个身份?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赢高治一直觉得自己是主角。
但局势不知不觉就变了。
李北玄出现了。
那个人,像一块巨石砸进湖面,打碎了他所有的幻想。
什么高炉炼钢,什么蒸汽机,什么奇奇怪怪的水力纺机,甚至连造船和火炮,都被搞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