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相有脑子,但是不多。
怒火烧到最顶点的时候,杜相其实还是有几分理智的,知道若是当街给梁卓打死,那他肯定逃不过流放、杀头的惩罚。
于是杜相用他不多的脑子思考了一下,最终选择了下毒。
在杜相看来,毒死一个人,比刀砍要干净得多。
只要下得巧,没人会怀疑到自己身上。
而梁卓不过一个穷书生,没家世、没靠山,死了便是命薄二字了事。
没人会怀疑到他杜相头上。
于是杜相信心满满的在桂花糕里下了毒,当天晚上就把梁卓给药死了。
可就在梁卓死前没多久,也就是当晚子时左右。
杜相躺在床上。
双脚离地了,病毒关闭了,啥都上不去了,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
在这种情况下,杜相终于后知后觉,想到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梁卓,好像不是一个普通的寒门穷书生。
他是贡生。
贡生,在京城里是个特殊的存在。
他们虽不是正式科举进士,但能入国子监读书的,除了有钱有势的,便是梁卓这种地方府试拔尖者,受朝廷承认,享有优待。
不仅免徭役、免杂税,还能在京城参与一些政务考试,日后有机会直接入仕,属于朝廷造就的人才。
这样的人,若在京中非命而亡,尤其是暴毙,那就不只是家事,而是官事,绝不是一件能私了的小案子。
无论死者贫富,刑部必然会介入,吏部和国子监也要问个清楚。
而一旦被查出来,就算是汉王,也不一定能保得住他,甚至还会牵连到汉王本人身上。
于是杜相再也睡不着了。
当天夜里,就去找汉王求救。
而汉王在得知此事的第一反应,确实是要把它按下去。
毕竟,杜相虽只是他身边一条狗,但这条狗干的事,一旦牵出来,分量可不轻。
贡生中毒身亡,这在京城是件能闹到御前的案子,牵动的不只是刑部的案牍,还有国子监、吏部、礼部一整套体系的颜面。
然而,汉王向来不是那种遇事只看眼前的人。
他知道要掩盖,必须先摸清细节。
死因、物证、行踪,乃至最后一餐吃的是什么,都得一条条理出来,才好下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