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朝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保护法,更没有律例去规定谁的发明、谁的工艺归谁。
朝廷也不关心这些细枝末节。
谁做得出来,谁就能卖。
谁能卖得动,谁就能占住市面。
而李北玄对这种局面,可谓是又爱又恨。
他爱的,是自己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从后世的记忆,里搬出一整套东西。
无论是科技工艺,还是诗词歌赋,他都能堂而皇之地拿出来用。
但一旦有人把手伸到他自己的成果上,他就恨得牙根痒痒。
说是双标也好,说是不要脸也罢。
但李北玄确实是对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很好。
蓝田实验室里,那些真正能改变局势的高级技术,全都被他当命根子一样扣在手里。
工部要报告,可以给。
但只能给经过阉割的简版。
太常寺想要图纸,可以给。
但关键的比例和配方必定是经过改动的。
李北玄几乎将保密这俩字做到了极致。
而这份谨慎,外人看不透。
许多人以为蓝田,不过是个玩稀奇玩意儿的试验地。
但只有赢世民、三阁老这样的极少数人,才知道那里藏着多少能搅动天下的工艺。
所以赢世民说什么也不允许李北玄对外出售肥料。
但李北玄却觉得,卖一卖,也无妨。
毕竟吐蕃虽然此刻人困马乏,在长安的士大夫眼里,不过是高原上的蛮夷。
可李北玄知道,这群人只有一点真本事。
能打。
那是骨子里的狠,天生的横。
而穷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真要把他们逼进死胡同,那麻烦可就真大了。
那时候,不论武朝愿不愿意,边线都得陪着他们一起流血。
而更要命的是,武朝自己也不是铁打的身子骨。
去年先是连番用兵,从薛延陀打到西域。
虽说不至于穷兵黩武,但国库的银子也被啃掉了一半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