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士林站在庙堂门口,望着灰蒙蒙的天色,一阵长叹。
说句心里话,梁士林这辈子在衙门里摸爬滚打了十来年,见惯了推诿扯皮、勾心斗角。
最擅长的,就是两头圆。
但最怕的,就是夹板气。
偏偏这回,直接被两块大板夹得死死的。
一边是晋王殿下和定远伯。
另一边,是这乱得不成样子的晋阳百姓。
但活儿落在自己头上了,吐槽归吐槽,事还是得办。
于是梁士林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硬着头皮坐回桌案。
提笔蘸墨,把手头这份刚刚对完的人口册重新翻开。
一边翻,一边在心里盘算。
“不能乱找,不许泄密……那就只能这么办了。”
转念之间,办法就来了。
梁士林想了一下,决定干脆拿“冬季人口清查”和“户籍重整”的由头,再挂上“赈济名单复核”、“年末各坊劳力整理”和“个人技艺补录”这三顶大帽子,在衙门贴了几道告示,又命人到坊间吆喝了一圈。
消息传开,百姓倒没多起疑。
毕竟最近官府,已经贴出过几次施粥放粮的布告。
有补粮、有暖衣,登记个户口不算什么。
再加上今年实在太冷,人人都盼着再来一轮赈济。
巴不得赶紧报上名来。
于是很快,城中百姓纷纷踊跃报名。
会做木匠的登记做木匠,多领了一斗米。
会打铁的也不甘落后,报了名后拿了两尺粗布。
有识得药草的老翁,更是被记了名,官府允他春后进山采药可免税三年。
消息越传越广。
短短三日,前来登记的百姓,便已挤满了县署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