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三刻。
天边残阳洒落在城隍庙前广场上,托出一片斜长的金红影子。
粥香犹在,热气缭绕。
第三顿粥也基本施得差不多了。
粥锅底已见米粒,施饭的案台前只剩下零星几人。
而李北玄站在庙前的台阶上,翻着手里的账册。
账册上是各棚今日的施粥记录。
从早饭第一锅到现在的晚饭,合共发出粥食九十六锅。
前来取粥的灾民人次,约在七千到七千五百之间。
而帐下的粮食库存,也已被精确地分装登记。
明日再施三顿勉强可撑。
但若要加设更多棚点,就得重新调拨储粮。
不过他们从潞川带来的粮食不少。
再施两个月都没有问题。
“现在每天的消耗,约莫在二十石左右。”
赢高治一边念着,一边用炭笔在竹简上做记号,末了抬头道:“再加上杂料、清水、油盐这些,一整天下来,三棚共计耗粮二十二石。”
说罢,赢高治叹了口气,道:“咱们现在不是没粮食,是来吃粮的人太少了。”
一万多石粮食,完全够养活整个晋阳。
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们有粮食,但没人!
李北玄听赢高治这么说,也觉得有些无语。
“白给的饭都没人吃,武朝风气真是高尚,不吃嗟来之食……”
“李兄,莫要玩笑。”
赢高治有些无奈。
而李北玄耸了耸肩,也没再说什么。
只是继续算账。
一边记账,一边吩咐兵卒整理案几器具,把空罐、余粮、剩器分批封存入库,热锅冷灶也都重新清洗、入架。
火头兵按班轮换,提前安排次日的灶位分工。
广场上,熬粥的灶火熄了,夜色彻底沉下来。
恰在这时,庙前街口一阵脚步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