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事儿,就算揭过去了。
赢高治没提再去岳家打秋风的事儿,李北玄也没追问。
只是摆了摆手,换下一个来。
没过一盏茶,第二组人进来。
这批是管河道和民工的。
一进来便拱手道:“灾后疏浚工程已由白氏接手,现分为两路,一为南堰主干渠,一为东岭支涧,调民夫一百四十五人,每日工价二十文,由官署统一发放,日结。”
“官署现在还有钱?库房里不是空的能跑耗子了?”
赢高治眨了眨眼。
随后便听属下有条不紊的回报道:“白家那边说了,若县署款项延滞,则由白家先垫。”
“哦……”
赢高治一听这话,差点没感动的哭出来。
但李北玄却不为所动,只是点了点头:“白家说归说,但别信得太死,让他们立个字据,一式三份,白家一份,官署一份,再送我一份。”
“还有那个主干渠,别全交给他们干,调潞川工部旧卒二十人监督开工,别让白家做成私渠。”
众人领命退下。
紧接着,是王家的人。
这批人进门时,赢高治主动起身迎了上去。
而王家长房当家王三郎亲来。
不再是当初那副油头粉面的样子,反倒神情端肃。
带了两名子侄,还有三位老账房。
“此番潞川上下动荡,我王氏素蒙朝廷厚恩,不敢不尽绵力。”
王三郎说得体面,赢高治也回得四平八稳:“王家素重礼教,此番更是躬身而行,天下之士,当以为范。”
寒暄过后,进入正题。
王家接手的事务最杂。
既包括城中粮道和盐政,又要负责后续的商税统筹与屯田备案。
尤其是盐政,本为潞川商贾命脉,牵涉极广。
李北玄一向谨慎。
而赢高治虽然现在非常亲近自己三个岳家,但在这件事上,他也没跟李北玄打岔。
只是看着王三郎,语气严肃道:“王三哥,你们王家虽有盐权之旧,但本朝律例,盐务未得私营。此番托付王家,不过是望尔等借地方便利,助官府理清盐路,稳定价格。王家若有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