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就好,别到时候真得我动手。”白鹭说完,偷偷瞥了雷功一眼,然后转头看向古洞的方向。白鹭理解风尘的话,但她也清楚,如果风尘真的遇到危险,她绝不会坐视不管。
而雷功这时候也转过头去,因为那个方向似乎有什么动静,不用特意去看也能感觉到。雷功的注意力被某种未知的力量吸引,他感到好奇,同时也保持警惕。
至于风尘,也同时转头去看,他体内似乎有股神秘的气息在遥相呼应。。。。。。风尘感到自己体内的某种力量与远处的波动产生了共鸣,这让他更加确信,自己跟玄门之间有着不解之缘。
这话听起来有点儿冷,但谁都知道风尘这是心里有气。想想也不奇怪,他本是风家的后人,虽然有先天之灵,但偏偏是绝脉,小时候就心生苦闷,再加上三年前那场大祸。风尘的过去坎坷得很,虽然年纪小,但经历的磨难让他比同龄人更成熟、更坚强。
经过了无数的岁月和挑战,他终于一脚踏进了玄门的神秘世界。正当他满怀希望地憧憬着未来,却发现自己的命运早已被别人安排得明明白白,而且还是当着他的面商量的呢!虽然他们说这是为他好,但说到底,这只是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的决定,压根儿没问过他的意见。
在场的人里面,除了古元大师跟他没啥直接关系,像雷功、姬瑶还有白鹭仙子这些人都跟他关系铁得很,他们还救过他的命呢。不过,不管他们对他有多大的恩情,也不能随便决定他的未来啊,更何况风尘身上还背着沉重的血债,他得走自己的路。
古元大师的目光深邃得就像能看透一切,直勾勾地盯着风尘的灵魂。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半天都没吭声。
她保持沉默,其他人也都闭嘴不言。只有雷功的眼睛不自觉地闪了下光,但他也没多说什么,他在等,等风尘的反应,也在等古元大师的回答。
过了一会儿,古元大师脸上的轻纱轻轻飘动,似乎带着一丝笑意,他的眼神也变得柔和起来:“子随父,风万霖的儿子,果然有股子傲气。”
风尘没搭理,继续追问:“如果我不打算进瑶池,前辈还会坚持雷伯伯提出的三个条件吗?”
“没错。”古元大师点了点头,语气坚定:“我早就说过,你是你,他是他,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听完这话,风尘的眼神清澈了,所有的怨气好像都消失了。他又看了看姬瑶仙子,然后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姬瑶阿姨,小侄这就告辞了,将来有机会,一定会报答您的恩情。”
接着,他对雷功说:“雷伯伯,小侄虽然天性鲁莽,但也有自己的路要走。您的好意,小侄心里感激。至于恩情,恐怕这辈子也还不清了。既然如此,将来如果有机会,小侄有幸获得高深修为,只要雷伯伯有所吩咐,或者霹雳堂有任何需要,小侄定会全力以赴,绝不推辞。现在,小侄就先行告辞了。”
风尘说完,向雷功鞠了一躬,又向白鹭仙子点头示意,然后转身离开,行动果断,没有丝毫犹豫。即便是古元大师,他也没再看一眼,好像对他完全不在意。
这样的转变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连姬瑶仙子都以为风尘这次会迎来属于他的机缘,但他却展现了刚烈的性格和一身傲骨,宁愿放弃机缘,也不愿意欠下任何人情。
这样的性格在修行上通常是好事,因为心如磐石,不容易被外界动摇。但在处理事务时,这种性格可能会让他吃亏不少,因为不愿变通,自然也就错失了许多机会。
然而,世间万事万物往往都是有舍有得,保持平衡。风尘这样的选择也未必就是坏事,未来的路谁能真正看得清楚呢?因此,姬瑶仙子并没有试图劝说他什么,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感到有些惋惜。
而雷功则是真正理解了风尘的意图。他不想成为雷功的负担,尽管古元大师已经明确表示,无论风尘是否进入瑶池,那三个条件都不会改变。但是事情总有变通的余地,也有道理可讲。风尘从未接受过这些条件,因此他也不觉得自己亏欠了什么。所以,未来的路没有人情的牵绊,即使雷功想要偿还那三个条件,风尘不愿意,那么雷功也无法强求。这样,雷功至少也能获得自由之身,不必一直被风尘的事情所束缚。至于雷功自己想要对风尘有所保护,那是他的个人意愿,与古元大师的条件有所出入,他只负责保护风尘的生命,而不参与其他事务。
这也是风尘所能接受的极限。在他看来,尽管自己还年轻,但已经踏入了玄门的世界。未来虽然充满坎坷,但不经风雨怎能真正成长?没有经历过生死之间的大恐怖,又怎能获得大觉悟?修行就是这样,旁人说得再多也只是他们的经验,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
就像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真正能领悟并实践的人却不多。所以,尽管名师众多,能脱颖而出的弟子却寥寥无几。说到底,后来者不靠前人的推动,而是要自己逆流而上,才能轻松应对挑战。
言语上的教导只是经验之谈,真正的积累来自于千辛万苦的努力。这个道理虽然人人都觉得浅显,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大多数人都是藏着掖着,生怕别人轻易得到,生怕弟子们遭遇挫折。然而,天才虽多,能登顶的却寥寥无几。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被过度保护,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磨难,一旦遇到真正的挑战,就无法承受,轻易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