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趁着大顺军不备,一举占领了堤坝,然后趁着引水渠尚未完工,便直接扒开了堤坝。
然后他们趁着城南被洪水肆虐之际,赶紧发兵来攻城北。
当崇祯发现是袁崇焕的大军来到了太原之后,他更加坚信,袁崇焕就是自己梦中的于谦所说的拯救大明之人。
城北的大顺军人数并不少,足有5万之众。
但骑兵却不多,至多只有五千人。
双方都很明白胜负的关键其实还是看骑兵,只要自己的骑兵能够击败对方,接下来便能轻松的碾压对方的步兵。
很显然宣大的骑兵更胜一筹!
在逐渐击溃顺军的骑兵之后,他们开始冲击贼寇的步兵了。
无论是王朴还是梁廷栋其实心里都憋着一口气,之前他们中了贼寇的奸计。
只见明军的骑兵犹如数道锋利的长矛不断击穿闯军的步阵。
骑兵所过之处,大顺的步兵被不断地斩杀。
而此时袁崇焕的两万步军也压了上来,顺军眼看就要崩溃了。
就在这个时候,贼寇的一支骑兵赶了过来。
领兵的将领正是“一只虎”李过。
不过由于大顺军的主力都在城南,此时正在大水中挣扎,根本就不可能北上支援。
所以李过也仅仅只是带来了5000骑兵。
看到自己的援军到来,原本已经快要崩溃的顺军又来了精神。
再加上明军的骑兵此时已经抽身去迎战李过的骑兵了,他们的压力顿时小了不少。
竟然又在隐隐之中,同袁崇焕的步军僵持住了!
杨嗣昌一看情况,知道机会来了。
于是他主动请战,率领太原城内的三千骑兵杀了出去。
顺军没有想到太原的明军也杀了出来,突然遭遇到前后夹击,他们瞬间就崩溃了,拔腿就跑。
不过杨嗣昌此刻并没有过多的被这些败兵纠缠,他赶紧率领骑兵去夹击李过。
李过原本就不占优势,此时见到大势已去,他也无心再战。
趁着杨嗣昌的骑兵还没有过来合围,他赶紧撤退。
他这一撤就演变成了一场溃退。
明军的骑兵紧追不舍,一路掩杀来到了城西。
闯军虽然有三十万人,大多都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或者是大明的降兵。
这样的军队仗着人多打打顺风仗还好,一旦李自成的老营被击溃,他们根本就没有啥战斗力。
此前跟随杨国柱的那五千骑兵,本就是被迫投降李自成,并没有真心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