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中的万幸是祖大寿在拿下了宣府和大同之后,并没有直接率军南下围攻太原。
他们只是占领了太原府下属的宁武关同雁门关等地。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的处境也不轻松。
在击溃了梁廷栋所部后,李自成的将近三十万大军已经将太原城围成了铁通一般!
此时的太原城可不是五代时期那个“龙兴之地”,当初的太原城早在北宋初年就被宋太宗赵光义给下令摧毁了。
两年后,赵光义虽然又下令重修,不过北宋时期的太远城只是一座周不到8里的小城。
现在的太原是洪武九年在宋太原城的基础上向东、南、北三面扩展,修建而成的。
周长24里,共有8座城门。
城墙高11米,下宽13米,上内宽7。95米,城墙以石为基,采用梅花丁的砌筑方法建造而成,呈现出古朴威严的风格。
共计设有城楼4座、角楼4座、望楼36座、魁光楼1座、瞭望楼1座,穿墙门洞6处(共12孔)。
可以说是一座坚城!
杨嗣昌宽慰道:“太原城墙高大,城中尚有士兵23000余人,粮食也足够食用半年以上,还请陛下放宽心!”
诚然太原足够坚固,可是又有啥用呢?
如今他们外无援军,困守孤城,破城也只是时间问题!
唯一的悬念无非是他是落到朱由崧还是李自成的手中?
李自成残暴无比,对大明的宗室更是格杀勿论,包括杨嗣昌、温体仁在内的所有人自然是希望落到朱由崧的手里。
毕竟对他们来说无非是大明换了一个皇帝,虽然说自己的仕途基本是到头了,可身家性命总是能够保住的。
要是李自成打进了太原府,以大顺皇帝对于士绅的态度,他们基本是十死无生。
于是温体仁在太原被包围前已经派使者偷偷赶往大同给祖大寿送信,让他赶紧发兵南下,并在信中表示他们愿为内应。
吴三桂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显得相当激动。
他兴奋地说道:“舅舅,擒获崇祯这可是天大的功劳,我们赶紧发兵南下太原吧!”
祖大寿却淡淡的说道:“怎么,辽东郡王刚将你破格提拔成副将,你又不知足了?”
吴三桂笑着说道:“我们武将如今可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再也不用受那些文官的鸟气了。我们赶上了改朝换代,当然是抓住机会争取封爵,将来也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祖大寿说道:“看来你的野心还不小。”
“可只看到了好处,焉知这不是温体仁的阴谋?”
吴三桂说道:“怎么,他温体仁还敢阴我们不成?”
自己这个外甥,文武双全,不是凡人,可惜就是功利心有些太重了,还是需要磨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