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久后李献忠向朱由校敬献了一批磨砂半透明玻璃瓶装的香水。
据说就是用这些鲜花制作的。
这独特的玻璃瓶加上鎏金的喷头,以及香水清香的味道,很快就在后宫风靡了起来。
不久后京师出去开了第一家香水专卖店。
有简装版同精装版两种。
简装版就是铜制的喷头加上普通的玻璃瓶,售价白银20两。
精装版则是卖到了白银50两。
出人意料的是除了京城的达官贵人,太监们居然也成了这种香水的消费主力军。
太监因为阉割后经常小便失禁,所以身上有一股骚味,他们虽然身上带着香囊,但还是掩盖不住这种味道。
于是乎除了原来的茉莉花和玫瑰味,李献忠又令人专门调配了一种综合味的香水,针对宫里的太监。
虽然香水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但他们主要在会见重要人物的时候喷一下。
主要是那些有头有脸的管事太监,普通的小太监自然是用不起这种奢侈品。
随着香水一起走红的还有玻璃。
李献忠的香水专门店采取了玻璃门面,外加玻璃展柜的设计。
使得玻璃窗的的应用开始流行起来。
相对于香水,其实玻璃才是暴利。一些商铺以及有钱人的府邸也开始购买玻璃窗,很快玻璃也在京师流行了起来。
大块玻璃的价格可不便宜,三尺(1米)长宽的玻璃就要50两银子。
为了长期卖高价,李献忠则是搞起了饥饿营销,想要玻璃的还得提前预订。
依靠玻璃以及香水,李献忠第一个月就赚了6万两银子。
这些东西要是在江南也流行起来,利润还可以翻几番。
虽然底层百姓的几乎都活不下去了,不过大明的士绅阶层依旧是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李献忠在京师豪置产业的行为非但没有引起天启皇帝的不满,反而让他对李献中更加放心了。
李献忠将银子花在买地,建豪华花园上,总比他攒起银子图谋不轨要强。
朱由校巴不得这位辽国公天天沉迷于京师的温柔乡之中。
其实朱由校并没有阻止李献忠返回辽东,他早就可以返回了。
他之所以滞留京师一方面是可以有时间陪陪老婆孩子,毕竟自己难得回来一次,儿子都快不认识自己了。
顺便也拓展下产业好多捞些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