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衫的目光在王丞相那激动泛红的眼眶与常元帅那虎目含泪、捶胸明志的姿态上停留片刻,那份历经三朝的老成持重与沙场宿将的赤胆忠心,皆清晰可见。他微微颔首,随即,那平静而深邃的目光扫过殿内所有躬身肃立的文武百官。
无需冗长旨意,孔衫的声音再次响起,言简意赅,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恩典与威严:
“赏。”
一个“赏”字,清晰明确地指向了王丞相与常元帅。这是对他们鞠躬尽瘁的最高肯定,亦是并肩王代女皇行使的恩泽。
紧接着,孔衫的目光如流水般拂过殿内每一位屏息凝神的臣子,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臣,还是目光灼灼的新锐:
“赏。”
第二个“赏”字,覆盖了殿内所有恪尽职守、共度时艰的文武百官!这是对整个帝国中枢在危难时刻团结一心、共保社稷的集体褒奖!
“谢并肩王厚恩——!”王丞相与常元帅率先反应,声音带着激动与恭敬,再次深深拜下。
“谢并肩王厚恩——!”殿内群臣齐声应和,声浪如潮,充满了感激与振奋。这一声“赏”,比千言万语的嘉奖更显分量,是并肩王归来后,对整个朝廷的认可与犒劳,瞬间将朝堂的气氛推向了忠诚与感恩的顶点。
就在这感恩声浪未息之际,王丞相与常元帅默契地对视一眼。王丞相深吸一口气,稳住微颤的声音,上前一步,高举玉笏,以无比庄重、饱含敬意的声音朗声道:
“陛下圣躬安泰,并肩王凯旋荣归,实乃帝国之幸,万民之福!然龙体凤体,皆需休憩。今日大喜,群情已见,恳请陛下、并肩王——
“请驾还宫——!”
常元帅紧随其后,单膝再次重重顿地,抱拳沉声附和:
“末将等恭请陛下、并肩王——请驾还宫——!”
“恭请陛下、并肩王请驾还宫——!”殿内群臣立刻会意,齐声高呼,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对帝后(帝与并肩王)的关切与尊崇。这既是礼仪,也是发自内心的体恤。大战方歇,王者归来,此刻最需要的,便是远离朝堂喧嚣的宁静休养。
圣天女皇凤眸含笑,侧首看向孔衫,眼中带着询问与柔情。孔衫微微点头,轻轻握了握她依旧与自己十指相扣的手,随即缓缓站起身。他动作从容,青衫拂动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沉稳气度。
女皇也随之盈盈起身,帝袍流光溢彩,凤仪万千。两人并肩立于御座之前,目光扫过下方依旧恭敬垂首的群臣。
孔衫平静开口,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
“诸卿,亦退下安歇吧。”
“臣等恭送陛下!恭送并肩王!”群臣再次齐声高呼,深深拜伏下去。
孔衫与女皇不再多言,携手转身。九龙御座与五龙王座在他们身后散发着温润而威严的光芒。两人步履从容,踏下九级白玉台阶,穿过殿内垂首恭送的文武重臣,走向那通往深宫后殿的、悬挂着星辰珠帘的侧门。
珠帘轻响,流光微动。青衫与帝袍的身影,并肩消失在珠帘之后,留下殿内依旧弥漫的祥瑞金光、盘旋低吟的气运金龙,以及一群心潮澎湃、对帝国未来充满无限信心的臣子。
圣天殿的正殿,随着帝后的离去,重归肃穆庄严的寂静。但那份并肩王归来带来的安稳、那份君臣相得的暖意、以及那一声“请驾还宫”所包含的默契与关怀,却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前朝事毕,此刻,是属于圣天女皇与她的并肩王,独处的宁静时光。
星辰珠帘在身后轻轻落下,碰撞出细碎清脆的声响,如同为前朝的喧嚣画上一个宁静的休止符。珠帘之后,是圣天宫最为私密、也最为温馨的所在——凤栖宫后殿。
甫一踏入,前殿那庄严肃穆、气运磅礴的气息便瞬间被一种温暖、柔和、带着淡淡馨香的气氛所取代。殿内布置典雅华贵却不失舒适,鲛绡纱幔低垂,千年暖玉铺地,角落里的万年沉香木散发出宁神静气的幽香。柔和的光线并非来自外界的阳光,而是镶嵌在殿顶与壁上的柔和月魄石与星辉石所散发,如同流淌的月光与星光。
早已恭候在此的数十名身着统一宫装、仪态娴静的侍女,在一位气质沉稳的女官带领下,无声而迅捷地迎了上来。她们训练有素,动作轻柔得如同羽毛拂过,齐齐躬身行礼,声音如同清泉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