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大明 长生 > 第186章 什么郑和回来了(第4页)

第186章 什么郑和回来了(第4页)

“他说,他已经找到了你所说的粮种。”

听到此话,杨轩的神情也是一怔。

在他的预想中,郑和要找的玉米,土豆,红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但万万没想到,惊喜竟然来的这么突然。

回过神来的他立马上前,从朱棣的手里一把抢过了折子。

“哎哎,你干什么?我还看着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棣不满地嚷嚷,同时出手抢夺折子。

“别吵吵。”杨轩喝道,也没在意朱棣的反应,而是转过身继续看起了折子。

他深知这三种粮食对大明有多重要。

虽然经过努力,改善粮种,使得大明的粮食产量提高了不少。

但却依然无法让全国的百姓都吃上饭。

毕竟,大明的人口是一年比一年多,所消耗的粮食也是一年比一年多。

还有,北方地广人稀,粮食产量,远远比不过南方。

所以,仅以北方的粮食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北方百姓和戍边将士们的需求。

每年都需要从南方调运粮草支援北方。

好在很久之前,朱棣就改了藩属国的朝贡规矩。

南洋诸国,每年都需要给大明朝贡不少粮食。

同时,大明还会购买一部分南洋诸国的粮食。

这些粮食,极大的缓解了大明北方对粮食的需求。

使得戍边的将士,都能够吃饱饭。

现如今,在顺天附近的通州,就存放有两百万石左右的粮草。

这些粮食是维护北方稳定的根基。

不管是戍边将士所需的粮食,还是地方遭灾所需的粮食,都是从通州运出去的。

一旦大明有了玉米、土豆、红薯等适合北方种植的粮食。

那么从此以后,北方将不再缺粮。

百姓也能解决基本的温饱。

不过杨轩知道,这三样粮食在后世产量恐怖,但现在,却不一定。

粮种带回来首先要做的就是试种植,看看是否适应大明的土地,然后再看看产量。

同时,还要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种植,看看什么地方最适合种植。

杨轩查过北方各省的粮食产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