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我在大明得长生123 > 第35章 承武六年土地国有化(第1页)

第35章 承武六年土地国有化(第1页)

战争对于科技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正德年间大明第一次科技爆发,留下了丰厚的底蕴。

不过后面朝政腐败,很多技术并没有化为战斗力,而是保存了下来。

在杨轩接掌朝政之后,便开始利用正德年间留下的科技底蕴,发展生产力。

正因如此,杨轩才能武装起数十万大军。

此次讨伐李自成,明军兵分三路,每一路五万大军,共计十五万,号称三十万。

这是自古以来约定成俗的规矩了,会夸大兵力,给予敌人心理压力。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心理战术的运用。

十五万兵力,全都是一战战斗人员,不算后勤人员,不然的话,号称五十万,八十万大军也是可以的。

古代行军打仗,通常都是三至五人供养一名士卒,后勤方面的人员占大多数。

不过现在属于是本土内地作战,民夫招募方便,后勤压力也小,不需要大量的后勤人员跟随大军作战。

相反远征的话,就需要大量的后勤人员随军作战了。

比如朱老四远征漠北,号称五十万大军,可能一线作战人员就只有十多万,剩下的属于二三线作战人员,民夫的比例并不高。

如果一线作战人员损失过大的话,就需要二三线作战人员补充上去,民夫没有经过训练,作战意志不强,贸然补充,非但不能起到恢复战力的作用,甚至在战斗的时候他们会带头溃逃。

所以,朱老四在远征漠北的时候,会集合大量的卫所兵充当辅兵,负责后勤,他们接受过训练,懂军令,他们能保护后勤物资,也能在一线作战人员伤亡大的时候进行补充。

十五万的兵力和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比起来兵力自然不占优势,但明军的优势是装备好,训练好,纪律强,作战意志坚强。

所以,这一战,杨轩是充满信心的。

整个作战计划都是他制定的,当然,他主要负责的是整个大的战略方面,两军交战之后,怎么打,那是一线指挥人员的事。

消息传递本就不快,他不可能去进行微操。

不然胜仗也能打成败仗。

大军开拔之前,他将李定国、洪承畴、吴三桂几人叫到面前,进行叮嘱。

他强调各路大军不可贪功冒进,需稳扎稳打,将攻打下来的地方消化完成后再进行进攻。

还有,他暗示几人,所有不服从朝廷政策的地主士绅都按照反贼李自成同党的罪名处置。

这场战争,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将南方清理干净,为土地国有化扫清障碍的。

听完杨轩的指示,三人便率军开拔。

半个多月后,明军抵达前线。

相比明军军容整齐,士气旺盛,大顺军在气势上明显要输一筹。

随着两军开始交战,大顺军直接被明军的战斗力给震撼到了。

那密集的炮火就跟不要钱似的,一轮接着一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